梦想火种的点燃者

21.10.2014  11:57

图为王立志老师在指导学生训练。

——记石家庄市22中体育老师王立志

石家庄市22中是省会一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多年来,不仅在省、市各级体育赛事中获得佳绩,更有不少体育特长生走进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全国知名体育高校深造。在成绩的背后,有一位普通的体育老师,为孩子们播种着梦想、实现着人生的目标,他就是王立志。

一视同仁爱学生

王立志:每个人都应该规划自己的未来,每个孩子学习的权利都值得尊重。

王立志至今还保留着一项纪录,河北省4×400米接力跑的最好成绩是他和队友在1997年的上海全运会获得亚军时创造的。26岁退役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在22中,学校体育分成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两大部分,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是王立志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体育成绩的提高需要常年不懈的坚持才能做到,这些都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节假日加练对于王立志来说是家常便饭。这些年王立志的不少学生,就是凭借体育特长走进了优秀高等院校的大门。

张龙凤是一名外地农村来石上学的体育特长生,由于家远只能住校,可是学校周末是不能住宿的,孩子周末回不了家,住宿成了麻烦事。一次很晚了张龙凤还在学校徘徊无处可去,正好让王立志的妻子看到了,赶紧告诉了王立志。王立志就把孩子挽留了下来,而这次挽留也改变了张龙凤的命运。

张龙凤告诉记者:“王老师知道我的情况之后,就把我安排到他的办公室住宿,后来还联系了一起训练的同学,帮助我协调在同学家借住。这样我的学业才坚持下来,要不然我很有可能就退学了,如果我不能在22中读下去,我很有可能就迈不进大学的门槛。

如今的张龙凤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体能专业,张龙凤说:“王老师是她人生路上最有影响力的人,除了学习和训练之外,她还在王立志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即使是训练成绩差,他也会一视同仁,他会帮落后的孩子进行更多的基础训练,跟大家谈心,跟家长交流,帮我们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不拘一格授大义

王立志:体育给予我和学生最大的帮助就是培养了我们能吃苦、不服输的精神,这是我们追逐成功的本钱。

冯亚欣至今保持着节假日回石都去看王立志老师的习惯。冯亚欣跟着王立志从事了6年的业余训练,现在在北京一家全国知名的文化公司任财务总监,从事着和体育完全无关的职业,但是冯亚欣却说,没有6年的体育训练,没有王老师,也不会有自己的今天。

冯亚欣上学时体育训练成绩不错,但不幸的是,就在高考前脚受伤了,没办法参加体育测试。摆在冯亚欣面前的是两条路,要么复读,要么打工。冯亚欣说:“我选择了打工,我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可以说我是我们公司起点最低的员工,4年的时间,我不仅读完了专科学业,还从一名普通出纳做到了财务总监。

六年的时间给了我宝贵的东西,大多数90后都有些浮躁,但是我不会,这些都是体育带给我的,是王老师一点一滴播在我心中的种子。” 冯亚欣说。冯亚欣对王立志的课很难忘:“王老师上课很有趣,不会跟学生们唠叨如果学不好会如何如何,不好好训练会怎样怎样啦这些话题,他用的是一种梦想教学,他会发现每一个人的优点,鼓励每一个孩子有梦想,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说,不一定以后大家都从事体育类工作,但是体育运动培养的能吃苦、能坚持这些特长,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需要的。

如今的王立志除了正常的教学和训练工作,还开辟了新的“战场”,成立了“绿城俱乐部”,这是一家民政部门批准的民办非企业非盈利性质的俱乐部,目的只有一个,依靠22中的体育教师和场地资源,服务校内外的青少年,让更多的孩子从体育中受益。

22中校长赵喜庆对王立志的工作很认可。他说:“我们学校的格言就是强体质、立大志、成大事。这九字格言中,我们学校是把强体质作为第一位的,强健的体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期望学生拥有的品质。我们愿意为王立志这样的老师提供发挥的空间,同时像他这样的老师也为我们学校注入了自强、立志的品质。” 本报记者 秘晓芳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