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东风渐次开(在新疆大地上)

17.09.2015  18:36

  图①:尤良英一家和麦麦提在葡萄架下乘凉。

  本报记者胡仁巴刘维涛摄影报道

  图②:尤良英到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看望麦麦提一家。

  新华社记者马锴摄

  图③:尤良英在教麦麦提核桃种植管理技术。

  新华社记者马锴摄

  图④:尤良英和麦麦提在查看庄稼长势。
新华社记者姜琳摄

 

  这是一个姐弟情深的故事。姐姐尤良英是兵团职工,弟弟麦麦提是维吾尔族农民。两人隔着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10年前,麦麦提跨越沙漠到尤良英家拾棉花,并从此迎来命运的转折;10年间,尤良英17次横穿沙海,为麦麦提带去致富的理念、资金和技术。你来我往中,超越民族和血缘的亲情慢慢累积。

  落地为弟兄,何必骨肉亲。尤良英和麦麦提的故事启迪人心……‘

  初秋时节,尤良英家屋前的小菜园红红绿绿,一片清新,最显眼的还是几棵桃树和李树。虽是小树,并不枝繁叶茂,却透着勃勃生机。

  树是今年春天维吾尔族兄弟麦麦提图如普为她种下的。为什么突然种树?尤良英问,麦麦提图如普当时只是笑了笑。

  后来听别人转述理由,尤良英哭了。麦麦提图如普说,自己年纪大了,以后如果不能来姐姐家干活了,就让这几棵树做个见证,“桃李自古不分家,互相嫁接都能活,它们根连根叶连叶,就像我和姐姐,也像维吾尔族和汉族。”

  “嫁接技术没白教,用到这儿了!”尤良英流着眼泪笑言。

  尤良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三团十一连的一位普通汉族职工,麦麦提图如普全名叫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奎拉乡达里格村的一位维吾尔族农民,平时大家都叫他麦麦提。两人之间,隔着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

  10年前,麦麦提为了摆脱贫困,来到尤良英家的地里拾棉花。10年中,两个家庭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点滴累积成一段跨越民族、超越时间的民族亲情传说。

  春风桃李一杯酒。麦麦提种树一片赤诚,并不知古人已道得此情。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真诚,“投桃报李”中的感恩,以及乐府民歌里的情深脉脉:“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誓言

  一个朴素的信念,生活给她以奇遇和善意,她要传递下去

  一切从1万块钱开始。

  如果一个认识不过半年的人向你开口借1万块钱,你借不借?而且你对他的认识仅限于姓名和所在的县。

  2006年1月,尤良英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借钱的就是麦麦提。妻子生病住院,医药费有1万块钱缺口,麦麦提万般无奈向老板开了口,拾花工一般称呼雇主为“老板”。

  接到电话的尤良英也犯了难。1万元对于当时年收入只有3万元的尤良英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麦麦提不过是去年才来拾了三个月棉花,拾花工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职业,钱借出去能收回来吗?

  麦麦提的笑容映在眼前。三个月朝夕相处,在尤良英眼里,这个维吾尔族小伙不一般:浑身透着朴实,常常带着笑,一见面就让人感到亲切;身上却有股子劲儿,一股改变现状的劲儿。

  家人反对,但钱还是打过去了。尤良英很坚决,麦麦提的卡是农信的,团场没有,她租车到30公里外的阿拉尔市,还是没有,又花200元租车到100多公里外的阿克苏才汇出。三个月为期,到期归还。

  尤良英说,让她最后下决心的,是她过往经历中一个人和一件事。

  2001年,尤良英和丈夫迎来命运的转折。兵团实行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夫妻俩一下承包了200多亩棉花地。

  越是转折时,往往越艰难。拾花后期,钱用完了。拿不到工钱的拾花工拒绝下地,堵在了家门口,剩下的两万公斤棉花眼看就要烂在地里。

  好强的重庆妹子终于顶不住了,坐在地头委屈地大哭。一位军垦老阿姨走过来安慰她,讲起了挖大渠、修水库、住地窝子的兵团往事,临了,老阿姨说:“丫头,没有闯不过去的关,没有过不去的山,别管多大的难,扛住了就有希望。”

  令尤良英万万想不到的是,第二天,这位萍水相逢的阿姨用一个皱巴巴的布袋,装来了3万块钱,她养老的钱。接过钱的尤良英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尤良英说,这位叫刘香花的阿姨是她的人生导师,教会了她两样东西:坚强和善良。

  “当年素昧平生的刘阿姨肯帮我,我为什么就不能帮帮麦麦提?”生活给尤良英以奇遇和善意,她要传递下去。

  约好的3个月快到了,尤良英没有收到钱,却接到一个电话:“老板,你到我家里来一趟吧。”电话那头,麦麦提显得有些沉默。

  “麦麦提这是让我去拿钱吧?”尤良英瞒着丈夫一个人出发了,一路辗转近千公里,第二天天黑的时候,尤良英站在了麦麦提家门口。

  眼前的房子让她打消了收钱的念头:那是一座典型的“篱笆房”,先用杨树枝搭起框架,再糊上泥巴,低矮而破旧。再看房前屋后,全是砂石,寸草不生。

  麦麦提领着一家人迎了出来,馕和烤肉端了出来,各种民族小吃摆了一桌,邻居们也都聚拢来,拉着尤良英跳起了麦西来甫,尤良英尽情享受着民族风情大聚会。

  但一阵孩子的哭声让尤良英发现了端倪。

  时隔多年,尤良英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循着哭声望去,麦麦提只有五岁的小女儿手里拿着一块光光的骨头,哭喊着要肉吃。已当了母亲的尤良英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赶紧把烤肉端过去,看孩子吃得狼吞虎咽,她瞬间意识到,麦麦提家的这顿饭来之不易。

  入夜,人群散去,3人围坐。连比划带猜,尤良英终于明白,为了这顿晚餐,麦麦提从左邻右舍借了个遍,筹备了一个星期。

  就是那一夜那一刻,尤良英心里暗暗立下一个誓言:一定要帮麦麦提家富起来!

  “怕吃苦么?”

  “不怕!”

  “愿意跟我到兵团去挣钱吗?”

  “我听你的!”

  2006年4月,麦麦提拖家带口来到尤良英家,成了兵团一师十三团十一连的“编外职工”。

  蝶变

  “新疆的地养人,是勤劳人的天堂”,在漫长的岁月里,尤良英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点点教给弟弟

  兵团一师是赫赫有名的三五九旅旧部,师部所在地阿拉尔市有一座气势宏大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进门厅处题写着王震将军的诗:“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尤良英1991年从重庆老家来到兵团,没来之前想象着新疆是天堂,但火车越走越荒凉,等来到驻地已近乎绝望。低矮潮湿的土坯房,杨树枝垫成的床以及半截汽油桶做的火炉,成了尤良英最初的家。

  24年过去了。去年,枣园、棉田和农机租赁为尤良英家带来近50万元的纯收入。

  “要想富,先吃苦。”这是尤良英的致富密码,也是流淌在身体里的兵团血液。过了这么多年,尤良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想法没错:“新疆的确是天堂,新疆的地养人,是勤劳人的天堂。”她要把这些人生经验,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点点教给自己这个维吾尔族弟弟。

  麦麦提一家直接住进了尤良英家里,这是尤良英和丈夫的特意安排,他们腾出一个房间,锅碗瓢盆被褥全部换新。两家合一家,一起吃起了清真餐,一吃就是几个月。家里老人孩子想吃汉餐,也只好去亲戚家打牙祭。

  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同在屋檐下,总不能整天比划着交流。他们以最原始的方法开始了互相学习——指物。棉花、红枣、盐巴、脸盆……从寻常日用语学起,一个学汉语,一个学维吾尔语。

  当年那些劳动间隙学语言的场景,如今都成了温馨的回忆。也常常闹笑话,一次在地里干活,尤良英让麦麦提去拿耙子,他却带着气扭头走了,不解的尤良英追上去问原因。“你不是看不上我干的活,让我回房子里去吗?”麦麦提说——他把“耙子”听成了“房子”……

  棉花一天天长大,吐白的时节,沟通便没什么大碍了。但也有很多是难以言传的,比如勤劳与奋斗的品格。

  一开始,麦麦提不会拾棉花。熟练工一天能拾100多公斤,而他只能拾10多公斤。技巧不熟是一个原因,劳动强度也不适应:拾棉花要赶农时,高峰期每天要干10多个小时。麦麦提常常拾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并不出活,也赚不到钱。

  尤良英就跟麦麦提一起拾,一起休息,拾的棉花自然都放到麦麦提的棉袋里。老板帮他干,麦麦提也不好意思偷懒,咬着牙坚持,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劳作节奏。

  当然,尤良英也把技巧倾囊相授。一开始,麦麦提是单手拾花,尤良英就给他做示范,两只手在腰间的棉袋和棉株之间左右开弓,节奏轻快而协调;麦麦提爱用蛮力,把棉花拉得老长还夹带着棉叶,尤良英就给他做分解动作:用食指轻轻拨开棉叶,其余四指稳稳扣住棉桃,白花花的棉花便“偷”了出来……

  尤良英评价麦麦提领悟力超强,他果然很快便掌握了要领,量也从十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两三年后已可以捡到近100公斤了。

  信任是友情的基础。相处日久,隔阂慢慢消融,而真正的信任是在一次“风波”之后。

  尤良英发现麦麦提有个不好的习惯——手里存不住钱。一发工钱就去逛巴扎了,一圈逛下来,钱也花光了。尤良英决定帮他把钱管起来,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其余的工钱年底一并给。

  等攒到4000多块钱的时候,麦麦提坐不住了,气呼呼地找尤良英:“钱拿来!”有那么一刻,尤良英打算放弃了,“把钱给他吧,何苦费力不讨好!”但内心里分明另一种声音更占上风:“耐心点,再耐心点。”

  于是找保人、打欠条,折腾了一圈,钱仍由尤良英代管。年底算账,尤良英把2.8万元现金放到麦麦提面前。除去正常开销,他这一年挣了2.4万元,尤良英又给添了4000元,正好够还清外债,除了借她的1万块钱。

  尤良英说,她永远忘不了麦麦提当时的眼神:“那是一种享受到劳动成果的喜悦,还有亲情带来的甜蜜。”麦麦提流泪了,一字一句对尤良英说:“谢谢你,你就是我的亲阿恰!”

  从那天开始,麦麦提改口了,尤良英从“老板”变成了“阿恰”(维吾尔语“姐姐”的发音)。

  薪传

  来自兵团的先进生产力,通过麦麦提这个样本,展开它强力的示范效应

  今年9月2日,尤良英又一次来到麦麦提家。这是10年来,她第十七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而来,她说,“我这是‘回娘家’。”

  10年间“娘家”的变化,让尤良英感到欣慰,甚至有那么一点骄傲。前两年新盖的五间砖瓦房里,已有了浓浓的现代气息,基本的家用电器都齐全了。300米开外,她第一次来时见到的“篱笆房”也已不见,另一座崭新的房子刚刚落成。

  尽管过程有些艰辛,但尤良英当初许下的誓言,如今正慢慢变成现实。邻居们也都很诧异,这个说话大嗓门、永远笑哈哈的尤良英,到底有什么魔法,让麦麦提像变了一个人?

  出村一里地,喀和铁路边上,便是麦麦提家的12亩枣园。这是2011年一开春,尤良英和丈夫带着5万块钱帮麦麦提建起来的。

  初秋时节,微微泛红的俊枣挂满矮壮的枝头,尤良英指着那些修剪有型的枣树,有些得意地说:“一看就是兵团的‘三五九’技术。”

  所谓“三五九”技术,是兵团研发的俊枣整形修剪技术。这一从无数实验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光照和通风,从而保证高产量。

  尤良英甚至在一棵灰枣树上看到了“四胞胎”技术,即一个枣柄上坐了4颗枣子,且大小均匀。这可是尤良英的“独门绝技”。

  52岁的麦麦提阿卜杜拉·马木提是村里的果树嫁接能手,但他也承认,还是麦麦提的枣园产量最高。“我只是懂嫁接,他是全程管理,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10年间,麦麦提就像一个使者,他候鸟般穿梭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两端,带回学到手的技术和理念,并无偿传授给身边的乡亲,如今已成为村里公认的技术能手。

  只有麦麦提心里清楚,自己懂的这些技术,可都是姐姐下“血本”教出来的。

  从2007年开始,麦麦提便不再只是简单打工,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兵团先进的棉花田管技术。尤良英也放手让他替自己管地,从犁地、定苗到打顶、施肥、喷药,一整套技术都手把手地教。只有一点讲不通——打顶。

  所谓打顶,就是将棉花掐头,控制植株生长,使营养能专供棉桃。在麦麦提的老家,棉花是不打顶的,棉株疯长得比人还高。他觉得打顶就是浪费力气,而且自然地认为“把头都掐走了,棉花怎么长得好!”

  也不是不干,只是乱干一气,打顶讲究“一叶一心”,他一掐就是一大截。尤良英好气好笑又心疼,就想了个办法:打赌。尤良英在自家地里来了次对比实验:划出一块地,100株棉花不打顶,另100株打顶,看谁的产量高。结果无悬念,没打顶的少收了近300克。

  麦麦提服了,开始给自家的棉花打顶。2008年当年,他的棉花亩产就提高到280公斤,2009年更达到320公斤。而他的邻居,同期亩产最多的也就180公斤。

  自然地,打顶技术在村里也普及开来。不仅打顶,从选种到打药、施肥,很多邻居都跟着麦麦提来,如今村里棉花亩产已普遍达到300公斤左右。

  种枣就更讲技术了。粗放管理和科学管理间,产出能差出三四倍去。修剪、抹芽、扩冠、整枝、环割……同样的,每一项技术尤良英都不厌其烦地教,有时候还不计成本,比如修枝。

  修枝就是造型,是保证产量的关键。麦麦提一开始找不到感觉,一剪刀下去,把该留的次枝剪掉了,再来几剪刀,一棵树就七零八落了。麦麦提一练就是几个月,剪坏了不少树,直到学个八九不离十。尤良英的丈夫心疼枣树,她就做思想工作,“不练他咋能学会,学不会他咋能致富?既然帮了就帮到底吧,这点损失咱还是能承受的!”

  于是茫茫沙漠另一端又一次见证了技术的神奇,麦麦提种枣不是村里最早的,产量却是最高的,亩产300—500公斤,而邻居连100公斤都不到。

  来自兵团的先进生产力,就这样通过麦麦提这个样本,展开它强力的示范效应。

  新绿

  两人的真诚交往,不经意间搭起一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呈现出喜人的民族融合画卷

  麦麦提家有一双鞋,一双放在盒子里几乎不穿的鞋。那是一双手工做的布棉鞋,并不精美,却绝对舒适而温暖。不穿不是不合脚,而是不舍得,因为那是“妈妈”亲手做的。

  尤良英78岁的婆婆尤淑英,麦麦提已经叫了多年的“妈妈”。老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年轻人,就给他做了这双鞋,没想到穿了几天就不见了。麦麦提把鞋子收了起来,带回了家。

  在家的日子,麦麦提偶尔会拿出来拍拍灰尘,看一看,再放回去。13岁就失去依靠的他说,这是人生第一次有人给他做鞋子,怎么舍得把它穿破了!

  很多人都问,尤良英你为什么这么帮他?尤良英总是说:“麦麦提跟我一样,懂得感恩。”感恩之心,是美德的开始。

  10年前,在十三团,尤良英是最早用维吾尔族青年拾花工的。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考虑最多的当然是工效。但人们很快发现,仅仅是开头慢些,时间一长,大家水平都相当,并无民族之分。

  尤其麦麦提的表现更是羡煞旁人。十一连职工杨代平印象最深的是麦麦提放水。

  沙漠边缘都是盐碱地,每年冬春两季,都要大水漫灌一次,行话叫“压碱”。这可是最关键的活儿,如果处理不好,来年苗就出不来,出来也会被盐碱“烧”死,一季的收成也就废了。

  所以,放水一般是自家人做,一则不放心外人,一则外人也不愿意干这脏活累活。唯独尤良英家放水,是麦麦提做。200多亩棉田,放一次水就要一星期。不管冬寒春寒,不论白天黑夜,麦麦提完成得一丝不苟,毫无怨言。“他真是当自己家的地在干,我咋就碰不到这么好的人!”杨代平感慨。

  麦麦提是村里最早出来打工的一批,后来见团场缺人,而家乡劳动力又闲置,便和尤良英做起了免费“经纪人”,介绍家乡的人过来打工。从亲戚朋友到同村乡亲,再扩展到同一个乡、隔壁乡镇,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最多的一年,经麦麦提介绍到十三团打工的就达500多人。

  同时,因为尤良英的带动效应,团场职工使用维吾尔族劳动力也渐渐成为习惯。前些年种棉机械化程度低,每年拾花季,十三团需要大约2万名劳动力,其中80%都是来自和田的维吾尔族同胞。

  尤良英和麦麦提的真诚交往,竟不经意间搭起一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呈现出喜人的民族融合画卷。

  拾花季正好赶上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夕阳西下,团场的开阔地燃起了篝火,各家各户“老板”们出钱买来羊肉、鸡肉和烤馕,肉香四溢中,轻快的音乐响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狂欢的人们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日久生情。十三团的职工,很多都有了几门维吾尔族亲戚。每逢维吾尔族兄弟家中有婚嫁喜事,都会有邀约从沙漠那边飞来,他们便开始置办礼物,千里赴约。

  2013年6月,麦麦提和朋友开起了农家乐。开业那天,他专门把姐姐尤良英请了过来。

  尤良英坐定,在几乎全是维吾尔文的菜单上,看到了三个汉字:“感恩菜”。

  “感恩菜是什么菜?”尤良英好奇地问,麦麦提脸上又露出他招牌式的笑容。没过多久,菜端上来了,一盘凉拌蒲公英。

  尤良英瞬间鼻子就酸了。这是一道兵团人春天常吃的菜,她患有乳腺囊肿,医生建议可常吃蒲公英,对病情有利。显然,细心的麦麦提记住了。

  可是时令不对,他从哪里采到这么多蒲公英的?当年哭着要肉吃的小女儿帕哈尔古丽,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她拉着尤良英的手走进了自家菜园。

  一大片绿油油、鲜嫩嫩的蒲公英映入尤良英的眼帘。帕哈尔古丽告诉尤良英,蒲公英是爸爸精心种植的,种子是在十三团干活时专门采集的……

  不惜心力,只为一道菜。尤良英含着泪吃完,微苦的蒲公英咀嚼出了甘甜的味道。

  蒲公英,寻常野菜,可入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生命力顽强,微风吹送,种子便可天涯。

  尤良英岂不正如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她以坚韧的付出,破除隔阂与误解,在沙海边缘培育出的善意与真爱,超越血缘,超越民族……

  东风浩荡而起,桃李渐次芬芳。没有穿越不了的荒漠,没有抵达不了的彼岸,分明有耀眼的新绿,在人心里蓬勃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