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桂林:高考阅卷,勿催生出“笔下冤魂”
今年,浙江某地参与高考阅卷的老师向记者反映,语文阅卷速度实在太快,对学生不负责任,甚至一篇作文平均1分钟判阅完成。每天都有人不断催促加快速度,语文试卷7天的阅卷时间,让老师们不得不赶工期。即便一份试卷有双评制度的制约,也会有不可避免的出错率。如果两个老师的分数都是很快打上去,就不太可能超过规定的分差,学生的考分就这样确定了。(6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学生为了高考,可谓三年磨一剑,书山中奔命、题海中沉浮,个中滋味,也许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而为了高考,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力量被调动起来,今年为了加强高考安保,甚至出动了特警持枪护航。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学生寄予厚望、被社会高度关注的高考,在阅卷环节上却难如人意——阅卷老师为了赶工期,不得不平均1分钟判阅一篇作文。当然,我们不能责怪作文阅卷老师责任心的缺失,他们在不断催促加快速度的“追魂令”下不得不“被快速”。故而,作文分数有失公允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语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对于一篇作文而言,若是不熟悉写作者的写作风格,阅读者想在超短的时间里去弄懂作文的主题、谋篇布局、写作方法、写作技巧、遣词造句等等,确乎有些困难。而因为受语文7天的阅卷时间所“绑架”,作文阅卷老师不得不平均1分钟判阅一篇作文,走马观花后也许就根本不知所看何花了。
7天的阅卷时间,也许会让某些学生三年的辛苦化为乌有;7天的阅卷时间,也许会让整个社会的众志成城前功尽弃。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阅卷环节上怎能如此仓促、如此疏漏呢?
如同产品出厂前的最后质量验收,阅卷老师便是质检员。学生成绩的高低,得由这些“质检员”说了算,因此,精品变成次品、次品变身精品,都是不允许的。不过,质检需要技术,也需要时间,而高考阅卷老师,缺的恰恰是时间。我们不知道相关部门设定7天阅卷时间的依据,但既然有阅卷老师感觉时间太紧而质疑,为何不适当调整呢?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说的那样,在高考阅卷工作中,快速阅卷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门是否可以考虑抽调更多的阅卷老师,或者适当延长分数公布时间,以便让每一位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考生的答卷。对于高考阅卷而言,效率和公平并行的前提下,公平显然更加重要。
“宇宙速度”难免不催生出“笔下冤魂”,高考阅卷能否也转作风、接地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