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华电河北核电有限公司揭牌 回顾我国核电发展
中核华电河北核电有限公司揭牌
10月23日下午,省政府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与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孙勤,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钱智民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周本顺在会谈时说,新能源产业是河北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无论是着眼绿色崛起、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优化能源结构、做大新能源产业,都需要加快核电产业的发展。目前,中核集团与河北的合作项目扎实推进、进展顺利。希望双方乘势而上,抓住机遇,共同努力,争取项目尽快落地。
孙勤感谢省委、省政府对中核集团在河北发展给予的关心重视。他说,中核集团一定抓紧落实双方达成的合作共识,确保项目尽快开工,为河北省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核工业在河北落地,一定保障安全是第一、环保是第一。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和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钱智民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为中核华电河北核电有限公司揭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核电、核产业园、新能源发电、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参加上述活动。(河北电台记者万强)
回顾:核电在我国已经有近30年历史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国家,发展核能是解决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1985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开始,核电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
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前,我国共有在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是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国《财富》杂志8月13日发表的文章称,在全球核电市场上,中国已经一马当先。到2020年中国的核发电能力将增加三倍。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核电发电总量正在不断增加,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现在核电发电量好像是2%左右吧,我认为还是太低了,国家的规划里面,到2020年煤电的比例要降到60以下,降下去的这些点我认为主要要靠核电、风能、太阳能、水能来弥补。”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国家,发展核能是解决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省内某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众多类型的能源中,核电是最安全最清洁的能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建设核电站、发展核电的原因,“现在可以说核电站是目前除了煤炭以外,稳定性是最好的。但是由于环保问题,火电站不可能再发展开了,现在雾霾天这么多是吧。剩下的你那些清洁能源,首先说风电,它是有季节性的,稳定性非常差,还有水电,枯水期也不行,而且水资源环保问题,要迁移民,社会问题,太阳能成本太高。但是核电站成本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另外运输量是非常小的。”
据介绍,海兴核电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500亿千瓦时,可节约燃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500万吨、二氧化硫30万吨、氮氧化物23万吨、粉尘2.1万吨,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我国的核电站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其选址是出于多方面原因的考虑:一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较发达,电力需求量大;二是核电站内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沿海便于就地取材;三是核电站所需的大件设备更适合海运;第四,则是为了减少核泄漏产生时的风险。当然,沿海选址,还一定要选择地质条件比较稳定的地区来建设核电站。
但是,对于核电站的建设,人们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很多人对核电站不是很了解,有人甚至以为核电站出事故的时候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对此,前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团长、从事核能相关工作40年的核电专家余卓平很肯定地告诉我们,那是不可能的。核电排放的核辐射量污染,甚至远远低于普通火电站,“因为核电站里边装的燃料,他的加浓度最高也就是5%,和原子弹的核燃料完全不一样,所以从这点来说,核电站绝对不可能发生像原子弹那样的爆炸,再说它还有三道屏障,有一套控制保护系统。”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也表示,在技术安全保障方面,目前世界核电正在研究安全性更好效率更高的第四代技术。中国已经处于这一领域的前沿,“前沿的现在是瞄准第4代核电技术,现在几个有可能的就是快堆、高温气冷堆,等等。现在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方面,我认为还是处于一个领先的水平。我们高温气冷堆的示范工程正在建设。”
省内某业内专家也告诉记者,我国核电站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件,安全状况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的,“中国核电的安全性还是很有保障的,从秦山核电开始建,到目前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因为核电站保护措施非常严,三重保护措施,正常情况下会检测,如果有一点辐射的话就会有报警。”
今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修订版《国家核应急预案》,新增加并明确了各级核应急指挥部的职责,规范了信息报告与发布程序。核电专家余卓平也表示,中国核电使用的技术是世界先进技术,事故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以下,即使发生事故,中国核电厂也有完善科学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核电站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生命安全。(河北电台记者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