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杰出校友郝柏林院士向母校捐赠著作和藏书并进行学术交流

30.05.2016  08:51

5月23日至27日,我校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郝柏林先生携夫人张淑誉先生回母校访问。

23日晚,校长蒋春澜与郝柏林先生和张淑誉先生进行了亲切会谈,蒋春澜对两位先生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热情地介绍了新校区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和新校区启用以来学校的发展,畅言了建设“双一流大学”背景下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郝先生回顾了自己早年在我校的前身之一---“河北北京高级中学”(简称“冀高”)求学的经历,深情回顾了我校从“河北北京高级中学”设立师范科为新中国培养师资开始,到“河北师范专科学校”的转变,直至“河北北京师范学院”迁往宣化办学的历史,介绍了自己“冀高”毕业以后的学习研究经历。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我校各专业分迁合并的发展历程。郝先生表示,他愿意把他和夫人的藏书,包括家传的部分明清时代的线装书,捐赠给自己的母校。

24日上午,郝柏林先生和张淑誉先生的图书捐赠仪式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蒋春澜出席捐赠仪式并致辞,他热情赞扬了两位先生向母校捐赠图书的义举,对先生奉献母校的情怀表示了郑重的感谢,鼓励在座师生要以先生为榜样,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追求真理、奋勇拼搏。郝先生介绍了他所捐赠的图书种类,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发展的深切关怀。郝柏林、张淑誉先生向母校捐赠的图书中,含线装书30种212册、个人著作69册、中文图书545册、外文图书237册,共计1063册,图书馆制作并利用投影仪展示了先生捐赠图书的目录和部分实物照片。

郝柏林先生为我校学子作了题为“游击老兵挑灯看剑话物理”的讲座。郝先生首先阐释了“物理”一词的起源,讲述了自己从小学习物理的梦想;介绍了自己从小学到冀高的求学经历和建国初期在“冀高”的学习生活;回顾了1954年到乌克兰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煤矿工业的经济和组织”专业留学的心路历程,介绍了1956年一次意外机遇转学的经历;介绍了自己留学大学学习期间对金属在红外波段的表面阻抗和穿透系数的研究工作。随后,郝先生回顾了回国后参加“高分子半导体大会战”的经历,继续留学“力争成为朗道的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回国后参加“乙项任务”的外围计算、“6405任务”、“1019任务”、相变临界现象的研究经过,唐山大地震后参加地震相关研究的过程,得到三维Ising模型的封闭近似解的经历。最后,郝先生介绍了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打的两场科学研究“阵地战”:(1) 以符号动力学为特色的混沌理论(1980—1998); (2) 理论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水稻基因组和细菌基因组(1997至今)。郝先生生动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分享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体会和心得,言谈话语间饱含了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讲座后郝先生与青年学生进行了坦诚的交流,热情地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努力发展。

25日上午,郝柏林先生与夫人张淑誉先生应邀到生命科学学院与部分教师座谈。郝先生回顾了2010年1月访问我校举行“理论生命科学”专题系列学术报告的情景,对新校区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郝先生从早年从事的理论物理学研究,谈到1997年以来在生物信息学上的工作,讲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历程,亲身参与的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过程,以及微生物信息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最后,郝先生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规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郝先生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讲话铿锵有力。一个个时间、地点、人物、数据,都刻在先生的记忆中,在场的教师无不为郝先生的精神所感动。

郝先生和张先生在校访问期间,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生命科学学院的部分领导和老师参加了座谈和交流。

郝柏林院士,男,理论物理学家,1934年生于北京。早年就读于我校前身---河北北京高级中学。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1961—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做研究生。1959—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78—2005年参加创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并任研究员。2005年至今任复旦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的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中英文书籍14种。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1992年、1999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2000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年获美国ISI颁发的1981-1998年经典引文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物理学奖。2007年因对《物理改变世界》丛书中两册的贡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曾兼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78)、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84—1987)、所长(1990—1994)、《物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物理快报》主编和多种中外文学术期刊编委。曾任第19届国际统计物理大会(1995)主席,美国圣菲研究所外聘教授(2005—2011)。还曾担任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嘉庚国际学会常务董事等。近18年,郝柏林转向理论生命科学领域,先后编著了《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生物信息学手册》和《来自基因组的一些数学》。他和他的小组编写了在水稻基因组中寻找基因的程序Beijing Gene-Finder(简称BGF),发展了从细菌基因组出发、不使用序列联配的组分矢量方法(CVTree)来构建亲缘树并且与细菌分类系统进行比较。

校长蒋春澜致辞

蒋春澜校长向郝柏林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郝柏林先生作学术报告

(供稿: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生命科学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