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栽下幸福树——秦皇岛海港区龙泉庄村党支部书记

03.10.2015  13:50

  板栗成熟的季节,也是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龙泉庄村党支部书记温守文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联系客商、了解市场、分析行情,一刻也不得清闲。

  他的忙碌是有价值的。今年板栗丰收,温守文用十几年时间靠一只手为村民们栽下的这些幸福树,又一次硕果累累。

  “我要用一只手让乡亲们吃上饱饭!

  1950年,温守文出生于龙泉庄村。“那时候村里穷,我们一批年轻人立志改变家乡面貌,在山石上刻大字:改娃娃峪之天,换娃娃峪之地。”温守文说,这一想法他从未动摇。

  因为勤劳能干,温守文后来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民兵连长,1974年被任命为公社副书记。但就在报到的前两天,他在生产队干活时被脱粒机夺去了左臂。为照顾他的生活,公社让温守文当公社的会计辅导员,每月300工分加15元钱。那时在生产队干活,一个壮劳力全勤也就每月300工分,钱一分没有。

  在这个让人眼馋的岗位工作半年后,温守文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工作,回村当党支部书记。亲朋好友劝他别犯傻,可他说:“自个儿享清福乡亲们却挨饿,我受不了。一只手照样行,我要用一只手让乡亲们吃上饱饭!

  回村后,温守文又做了一件让大家震惊的事:他要改河造田种水稻。在山沟里种水稻?人们半信半疑。温守文带头怀揣干粮、肩扛锹镐下地干活。他用残臂夹着锹把,僵硬的锹把将腋下的皮肉磨出了血泡,每天晚上他都要忍着剧痛将与血肉粘在一起的衣服剥离下来,用盐水为伤口消毒。被感动了的乡亲们也玩命地跟着他干,这一年,山里人第一次吃上了大米,吃上了饱饭,告别了返销粮。

  “栽上板栗两千棵,十年楼房小轿车

  1982年,温守文承包了村里已经破产的五金厂,由于经营有道,企业很快红火了起来,当年就盈利4000多元。1984年企业盈利12万元,温守文成了村里的“首富”。

  虽然富裕了,但温守文心里并不好受。一个100户的小村庄,有一半多人家向他借过钱,很多人家因为穷连媳妇都娶不上。乡亲们过不上好日子,他心里不是滋味。1990年,温守文再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带领大家致富,温守文用自己的企业担保贷款为村里办起了一家抗磨材料厂,后来货款收不回来,红红火火的企业一下子倒闭了,自己的企业也被拍卖。

  在此期间,温守文有几次离开龙泉庄的机会。1993年,县里让他到乡里当经委主任,他对县领导说:“我带领乡亲致富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我哪都不能去。家乡变好了,我老了也欣慰,即使变不好也不后悔,那是我没本事。”1999年,他又谢绝了一家企业年薪10万元的聘请,理由同样是为了实现自己改变家乡面貌的抱负。

  1999年,温守文了解到,北京以东至山海关约400公里长、承德以南至渤海湾约300公里宽的地域所产的“京东板栗”,口感绝佳,在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他一下子看到了龙泉庄的发展方向:龙泉庄就在“京东板栗”的地理范围之内,且村里有大面积山场,适宜种植板栗。

  于是,温守文开始带领村民种植板栗,并提出了“栽上板栗两千棵,十年楼房小轿车”的发展目标。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他带头承包了村里条件最差的100亩荒山试种,并自己出钱组织村民到唐山考察参观。村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开荒人。

  为了引水上山,温守文15次跑水务部门,为村里争取来了资金,打了9眼大口井,建了8座引水上山工程,实现了沟沟有水源。

  进山没有路,温守文就带领村民自己修路。一天十几个小时,渴了喝口冰冷的井水,饿了吃口冷干饭。身体虚弱的温守文发高烧,病倒在工地上。妻子心疼他说: “咱不干了,不遭这罪了。”可他说:“全村老百姓都看着咱呢,不干,毁了全村致富的希望啊!再苦再难,我也要干下去。”就这样,全村共修进山路43条近40公里。

  到现在,102户360口人的龙泉庄村拥有板栗5000亩、40多万棵,人均1200棵。今年板栗预计可收获60万公斤,仅此一项就至少为每位村民带来平均17000元的收入。

  “我要把龙泉庄打造成真正的美丽乡村

  风风雨雨40多年,改变家乡面貌的理想实现了,但温守文并没有满足。“我要把龙泉庄打造成真正的美丽乡村。

  针对龙泉庄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特点,温守文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的理念,大面积推广树下种草—以草护土—用草养绒山羊—羊粪搞沼气—用沼气渣为板栗树施肥的循环经济模式。

  绒山羊养殖方面,龙泉庄主要发展圈养优质种绒山羊,每只优质种绒山羊每年可获利1万多元。此外,村里还在板栗树下养殖藏香猪,利用每年大量的板栗树剪枝发展栗蘑种植。

  生活富裕了,龙泉庄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提高了。这几年,村里不但硬化了街道,建设了文化广场和人工湖,还搞了新民居建设。2013年,110套风格独特的垂直分户连体别墅建成入住,村民们高兴地说:“我们龙泉庄不是城镇胜似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