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景区“四季”浮动体系

21.09.2015  16:58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小长假、黄金周。但站在售票口却发现门票“翻了跟斗”,价格是之前的一倍或几倍。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为其买单,因为“来都来了”。其实,景区门票涨价未尝不可,关键得建立科学化、合理化、透明化和灵活性的定价机制和标准。旺季时出于对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考虑,可以适当涨价,但到了淡季,人少了,压力小了,就应该把涨上去的门票价格降到合适的价位。

  从景区自身来讲,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除去政府补贴,究竟制定多少钱的门票才能维持景区的正常运转?这应该是一笔政府和游客心中都有数的“明白账”。景区票价的制定,除了参考景区运营、管理成本之外,还必须与民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挂钩。例如,很多发达国家景区门票价格规定不得高于人均月收入的1%。如果制度到位,景区管理正规科学、合理透明,那么即使票价涨了,也能让游客心服口服。

  从政府监管层面看,应该尽快出台规范景区门票的法律法规,“三年内不涨价”和“旅游旺季不建议涨价”的规定,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十·一”将至,在景区又要趁“”打劫的节骨眼上,监管部门不能只有态度而缺乏行动。要引入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对不合理收费和涨价严格规范,做到理由充分、程序透明、公平公正;地方政府也要转变思维,勇于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通过开发和创新景区周边产业,加长旅游经济的产业链条,变“旅游点”为“旅游线”。

  如今,国家提倡“年休假”和“错峰休假”,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不必非得等到“黄金周”、小长假“一窝蜂”涌到景区。想要看看世界,完全可以选择“错峰出游”,没有了人山人海、高额门票,可以不争不抢不纠结,乘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