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绥:养老金不足影响两代人消费信心
近期,曾经名噪一时的“清华版”养老方案主要参与者、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发文表示,“由于当前养老保险体制之下,个人账户积累不足,各方应该多渠道发掘养老金来源。在我们看来,消费养老可以作为来源之一”。
“有备而老”需要增加就业和养老金积累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升至15.5%,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随着退休人口增多、劳动人口持续减少,养老金收支平衡被打破,养老金账户长期处于亏空状态。近日,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全国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3000亿元,比2014年的1563亿元显著扩大。不仅如此,家庭赡养老人的负担也在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很多家庭养育二孩的积极性,形成了社会养老系统的恶性循环。
针对当前的养老困境,杨燕绥教表示,要想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发展“银色经济”,增加养老金积累和提高两代人,特别是老龄人口的购买能力和消费信心。德国、日本和瑞典等国家在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以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20%以上,其消费总额占总消费额的比重为25%~30%,甚至更高,老龄人口高消费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然而,中国、韩国和巴西几个国家的相关比重则相对较低,目前低于10%。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但他们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
杨燕绥教授强调,老龄社会的真正危机在于老年人没有购买力,他们没有钱为年轻人的服务买单,而延迟退休无疑可以增加劳动力人口,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减轻养老赡养的负担;不仅如此,“延迟退休”还可以改善老龄人的资产结构,提高老年人的购买力,通过养老消费拉动银发经济的发展,让老年人获取更全面的养老服务,真正做到“有备而老”。
“消费养老”方兴未艾
10月14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延迟退休方案已拟好,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2017年正式推出;或将于最快2022年实施。在延迟退休即将来临之际,公众的担忧却依然存在:延迟退休后,个人养老金的缺口由谁来弥补?
对此,杨燕绥教授表示,“近年兴起的消费养老是中国社会的创新之举,开辟出了继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之后的养老金第四来源,且具有拉动消费、和谐客户关系、增加养老金积累、完善个人账户的一举四得之功效。”2所谓“消费养老”,即消费者在消费后,由商家以现金、实物或积分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返利,依约定转换为消费者个人的养老金权益,最终为消费者实现零成本积累养老金。
德浓信息的合格计划全称是联合消费养老金合格计划(简称CCPP计划)。是中国首个联合消费养老金合格计划,由上海德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接受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作为账管方、天弘基金作为投管方共同组成四方协议。在消费者发生消费行为后,由让利机构以积分等形式返点让利,取得消费者同意,将消费返利转为养老金权益,并依法委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委员会(简称“老基委”),按照信托原则和《消费养老金管理办法》实施管理,约定于女年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后支取的合格养老金计划之一。
经过近五年的市场培育,在养老领域,部分用户已充分认识到消费养老是社保的重要养老补充。在消费养老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消费养老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很多企业没有标准去遵循,只能跟风而作,影响到这一养老产业新形式的健康发展。
针对消费养老的行业现状,杨教授指出,消费养老应借鉴企业年金的经验,纳入合格计划管理的运行轨道——坚持信托原则,委托优秀的受托人管理。消费养老纳入合格计划后,这笔闲散资金将被打造为实账型个人养老金账户,有望达到增加居民养老储蓄、弥补养老金结构缺陷的社会功效。
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消费养老模式对个人而言,也可以通过日常消费行为,进行长时间的养老金融准备,积累充足的经济储备,为老年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对社会而言,也可以有效缓解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问题,弥补个人养老金缺口,减少社会压力。
参考资料:
1、【新闻广角】延迟退休何以“渐行渐近”
2、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3、消费养老行业有望规范发展首个消费养老金合格计划将推出
4、专家建议建早减晚增养老金领取机制渐进式延退说易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