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求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 发挥作用需闯三关
“第一书记”闯三关
掌握实权、保持长期激情、建好新班子——“第一书记”要发挥作用,需闯过这“三关”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毛海峰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
陕西是全国最早在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合称后进村)推行“第一书记”的省份之一,早在2012年,陕西铜川市为解决后进村发展难题,就开始探索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
2013年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在全省推广铜川市做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对陕西部分后进村“第一书记”采访后发现,“第一书记”的工作方式为改变落后村现状确实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过要取得实实在在的长期效果,“第一书记”还需“闯三关”——掌握实权、保持长期激情、建好新班子,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制度安排。
选派“第一书记”初见成效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陕西调研发现,目前向后进村选派“第一书记”已在陕西省推开,各地做法大致相同,即“调干部、化矛盾、办实事”。由于选派的“第一书记”大都带着资金或项目去后村进,因而短时间内“第一书记”的工作方式确确实实使后进村立竿见影起了变化。
后进村问题不少,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老百姓对干部的期待也不一样,陕西各地向后进村选派“第一书记”,第一步就是根据老百姓的需求“调干部”,“一村一策”解决干部的人选问题。
根据陕西省宝鸡市委的调查显示,后进村党组织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三类,其中37%的村党组织是班子不团结、工作缺乏动力,14%是村党组织无力化解村民的矛盾纠纷,31%是村党组织领导发展当地经济的能力不足。
宝鸡市委组织部对此“量身定做”选调干部,对于班子不团结、工作缺乏动力的,就选派组织、人事、民政等部门领导担村支部“第一书记”;对矛盾纠纷多的村子选调政法、司法、信访等部门的同志任职“第一书记”;对经济发展滞后的村就选派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同志任职。
在选调干部后,“第一书记”首先是要看这个村子有没有矛盾纠纷,对于群众意见大、上访频繁的村子,要尽快下大力气“化矛盾”,维护好农村稳定的大局。然后,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切入点,为群众“办实事”。
为使“第一书记”起到实质性作用,陕西省一方面给“第一书记”以压力,各地都规定了“第一书记”每月驻村的时间,要求“第一书记”真正沉到村子里。如商洛市镇安县规定,“第一书记”必须每月驻村10天以上。另一方面,各地都给“第一书记”一定的资金或项目,帮助“第一书记”到后进村后站住脚、办好事。如耀州区规定,区财政为每名“第一书记”一次性安排扶持资金5万元,同时整合项目资金,每年对每个后进村投入一定的项目资金进行支持。
“调干部、化矛盾、办实事”,陕西省向后进村选派“第一书记”的做法在很多后进村立竿见影地起到了作用,不少后进村现在已重新焕发活力,老百姓也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好处。
见长效需闯“三关”
带着资金或项目,可以使后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立马见效,但是要解决后进村的深层次问题、使其长期保持发展活力,则需要“第一书记”发挥“一把手”的作用,从根上改变后进村的面貌。为此,“第一书记”的工作方式还需要闯“三关”。
第一关,“第一书记”需切切实实掌握村子的实权。不同于以往包村干部帮人干活,“第一书记”被确定为村子的“一把手”,得自己干,原来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得听“第一书记”的。但在实际运作中,“第一书记”要真正在村子里说了算却非常困难。
陕西省长期研究党建的专家刘世文对本刊记者说,农村原本就有两个权力中心,即支部书记、村主任,“第一书记”被空降到村子,形成了第三个权力中心。最后谁在村子里说话算数,得看“第一书记”有多少能耐,不然很容易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确实有一些“第一书记”每年就跑几个项目,对村子实质性的影响非常小。铜川市委组织部的资料显示,少数“第一书记”对基层具体事务处理转化角色不快、方法不够多,局面打开慢,特别在个别矛盾问题长期积累、家族宗派势力严重、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村子,“第一书记”的成效不够明显。
第二关,“第一书记”得保持长期激情,把心真正融入基层。当上村子的“一把手”后,就得面对村里层出不穷的事情,得经常到村里办事,工作量比坐机关大得多。目前为鼓励有能力的公务员下村当“第一书记”,各地都出台了鼓励政策,如耀州区规定,当“第一书记”每月可多拿1000元的补贴,但是这样的鼓励政策并不能使“第一书记”安心。
今年43岁的段宏儒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胡巷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很多机关公务员下村当“第一书记”固然有干一番事业的抱负,但是也想通过干事得到组织的肯定,在仕途上有所进步。在这方面,“第一书记”们特别希望上级党委能有明确、细致的奖惩条例,以激发“第一书记”更大的工作动力。
第三关,得建好新班子,让“第一书记”在村里形成的好局面延续下去。“第一书记”并不是长期任职下去,一般3年一个任期,离职后要让后进村继续发展下去,关键是要建好一个新的领导班子。
陕西省社科院政法所助理研究员何文兰对记者说,“第一书记”的任务很多,但他的第一任务是应为后进村留下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这比跑来几个项目要重要得多。资金或项目只能起到短期效应,只有建好一个领导班子,才能长期地促进一个村子健康发展。而目前农村党员的数量少,大批能人又外出工作,如何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对当好“第一书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多管齐下完善制度
为使“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作用,从根上改变后进村的落后状况,多位受访基层干部、专家、学者建议,今后应多管齐下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第一书记”的制度安排。
一是尽快培养一批有能力、有人品的基层干部当“第一书记”。宝鸡市副市长马赟对记者说,要当好后进村的“第一书记”,至少需要两方面的素质要求,一是有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二是个人要廉洁、公正。在基层干部中,这方面的人选还是太少,有的地方要选出一个合适的“第一书记”非常困难。对此,我们只能先从其他地方调合适的人来当“第一书记”。长远来看,今后我们得长期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第一书记”入村后能真正有所作为。
二是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制定细化的考核制度,激励更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公务员下基层干事。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与多位“第一书记”交流中发现,他们不怕多干事,就怕白干事。在县区,要熬出个正科级非常困难,目前担任“第一书记”的多数是副科级干部,这些干部都有通过基层苦干几年得到提拔的想法。现在各地对“第一书记”考核,虽然也有涉及干部提拔的,但大都是原则性的话,并没有明确的、细化的条例。
刘世文建议,上级党委应该尽快制定统一的、细化的对“第一书记”的奖惩措施,在提拔干部时,应对在“第一书记”任上有作为的基层干部大力倾斜,让那些只愿坐机关、不愿下基层吃苦的干部感到“眼热”,改变干部只愿进上级机关、不愿下基层的风气。
三是得把农村优秀的人才推到领导岗位上,为后进村留下一个真正能办事、廉洁自律的新领导班子。
目前很多村后进党员严重老龄化,又长期不吸收新鲜血液,有的村干部混一天是一天,暮气沉沉。段宏儒建议,上级党委今后应多给后进村一些新党员指标,多一些新人冲一冲老的领导班子。一些地方官员建议,对实在不称职的干部,应畅通退出机制,以解决干部为民办事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