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斗 笑中有福

05.06.2014  18:08

■本报记者 刘真 张晓娟

天生一张笑脸,一副独特的嗓音和浑圆的体型,是相声名家李金斗的“标志”。近日,李金斗与多位艺术家一起来到石家庄参加公益活动,在言谈之间,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特殊情感,“笑中有福”,则是李金斗送给读者们的衷心祝福。

做公益是义不容辞

李金斗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到石家庄了,“我生在北京,石家庄离北京太近了,因为没有地域和语言上的差别,每次来到这里从来不‘认生’,感觉来这跟家里没什么两样。甚至到石家庄比去北京的一些地方还要方便。”李金斗说,“不只是演出,像许多公益活动,只要能为石家庄的朋友们传递欢乐,传递正能量,时间允许的话,我认为都是义不容辞的”。

这次来石家庄,李金斗是参加全国助残日的一个公益活动,下午6点一下火车,他就和其他艺术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活动现场。一进大厅,李金斗就被几十名员工围在当中。看到工人们现场绘制的木制工艺品,李金斗对大家的作品赞不绝口,“我这次来,希望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心态,只要我们常怀着这样的心态,就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相声发展必须接地气

从艺几十年来,李金斗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在他看来,当今的相声发展,也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在逐渐走出之前所面临的困境。“1996年的时候,我和侯耀文等几个人提出相声应该回归到剧场当中去,现在看来当时的提法是对的。相声来源于民间,最终也要回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李金斗说,“电视的出现对相声是好事也是坏事,我们这一代说相声的,都是通过电视让广大观众了解的。但是相声如果只靠电视传播,接不到地气则影响相声的发展,这种传播形式缺少真实感。

2003年,李金斗和几位相声艺术家在北京组建了周末相声俱乐部,已经连续演出了10余年,“十几年了票价一直是20元钱,一分钱都没有涨过,场场爆满。我们说接地气,首先,你的演出消费就要贴近老百姓,有些地方虽然也是小剧场,但是票价定得太高,大家都不愿买票去看你演出了,还说什么接地气?

年轻人应把传承做好

谈到这里,李金斗也说起了石家庄的曲艺市场,“我隔一两年就会来石家庄演一场,有些人说石家庄人像北京、天津人那么入迷,我觉得这说法不对,从亲身的感受讲,石家庄的朋友们非常喜欢看我们的演出,大家喜欢相声,只是相对北京天津,剧场的演出少些。现在这里也有一批不错的苗子,剧场既是舞台也是土壤。年轻演员不要总想着出新,相声是很重视传承的,学问很深。能把老一辈留下的继承好,从传统中学习,然后再考虑自己走什么样的表演路子,去开阔创作思路。

对于当下相声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李金斗表示,“有些地方的小剧场为了制造笑料,包袱的内容就不怎么洁净,我们说相声是老少皆宜,创作这样的相声就显得格调不高了。我和几位老艺术家牵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自发监督各地小剧场的演出,不能让刚刚有点起色的相声艺术,被一些个别的人再搅浑了。相声是有生命力的艺术,相声演员的职责就是给大家带去欢乐,希望大家多听相声,多笑,福气自然就来了。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