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忠:“裸官”数量不该成为“堰塞湖”

07.08.2014  11:47

    8月6日《新京报》报道:日前,中央巡视组指出“厅处级领导干部‘裸官’较多”的福建省,正在全面清理“裸官”。8月1日,福建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说,“全省厅级、处级‘裸官’任职岗位调整清理工作,已于7月30日全面完成;科级及以下调整清理,将在8月底前完成”。初步排查发现了多少名裸官?对于新京报记者的追问,福建等十余省市均回应“具体数据不便透露”。“裸官”对于各地而言,依旧是一个敏感问题。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古往今来对于“裸官”危害的形象比喻。

    “裸官”之害,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其子女配偶去了哪国,做了何事,居留多久?而在于其移民费用究竟是哪里来的?某些官员自90年代2000年代即安排子女配偶出国留学、移民,而当时的公务员工资远远低于当下。那么,他们动辄百万的资金何来?出国留学的“通道”如何打通?子女配偶又是如何通过种种途径顺利移居国外?至于当下,科级以下都出现了“裸官”,乡镇级别的官员也不乏“裸官”,那么,“裸官”在所有官员公务人员中的比例又是多少?换言之,有多少“裸官”身在曹营心在汉?

    “裸官”不仅是经济金钱意义上的“裸官”,而更多的是腐败意义上的“裸官”。有多少“裸官”身在曹营心在汉?而“裸官”可以如是质疑,凭什么不让“裸官”当一把手?凭什么不让“裸官”子女移居国外?人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裸官”,那就是,有多少“裸民”身在曹营心在汉?

    较低级别的官员,无贪腐行为的官员,挣一辈子的钱,也不可能攒够移居国外的费用,而裸官则可以。同样级别的官员,同样单位的官员,“裸官”将自己子女妻子移民国外,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而非“裸官”的官员,则难上加难。如此以来,也就很好理解“裸官”与腐败的关系——不知沙县小吃未必一定是不食人间烟火,但有钱将子女配偶移民海外者,一定有来路不明的贪腐收入,或者由不明来路人员赞助了其子女配偶出国,这不是典型的贪腐行为,又是什么?

    放眼普通民众,鲜有留学的子女,即便有也是单纯的交流出国留学生。如此这般的留学生通常来说难以真正实现移民,无非是其没有雄厚的资金,更无官场疏通的各路途径。因而,大多数普通家庭留学生基本无法实现移民,更何况其配偶移民?如果为普通民众来一次摸底统计,有几多“裸民”有子女配偶移民?而假如进行一次具体的“裸民”数量调查,又有几个“裸民”会惮于公开数量?

    “裸官”数量不该成谜,更不该形成“堰塞湖”。2012年、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原监察部部长马馼面对记者提问,一连两年回应称,“这个统计数字(‘裸官’数量)现在还拿不出来”。之所以成谜,不存在调查难问题,更不存在技术难问题,这只需要小学一年级水平即可实现。而关于“裸官”自我隐瞒,公安出入境部门掌握所有公民出国、居留、移民信息,因此也不存在技术难题。那就只有一种解释,拖延战术之下,就有可能再延长一段官场生命甚至退休移民而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