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李子札村:“厚养薄葬”催生孝敬节俭之风

09.09.2015  11:17

  提倡“薄葬”,村民办白事不设供品、不穿重孝、不买棺材,不请商业演出、不上烟酒、不收礼品;注重“厚养”,把心思和钱财用在孝敬老人上。在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坚持了39年的“厚养薄葬”,催生出孝敬、节俭之风。

  李子札村共有512户、1759人,有企业62家,年纳税11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红旗村”。然而,在这样一个富裕村,和附近村比起来,办理一件丧事平均至少省2.5万元,一年下来全村大约能节省20万元。

  “现在农村一些地方办葬礼讲究排场,大操大办之风抬头,既造成了浪费,也给事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子札村党支部书记刘书德说,“1976年国家号召火葬,村里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起了祠堂和公墓,虽然村‘两委’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全村丧事火葬简办却已经坚持了39年。”

  “在李子札村,红白理事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团队。”村委会主任张志清说,这个团队有两个“一把手”,一个是大总管,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主要负责理事会的监督、指导、管理;一个是理事长,由村里威望高、群众信得过、办事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主要负责理事会具体事务。成员现在有34人,他们都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按照李子札村的规定,办理丧事的灵棚及用具均是由红白理事会统一提供的固定公用物品;流水席是有当地特色的“八大碗”,每桌不超30元;不设供品、不穿重孝、不买棺材,不请商业演出、不上烟酒、不收礼品;红白理事会不收取任何费用,而是由村里提供合理的报酬,所有账目钱款事后全部交事主。“在李子札办丧事,无论是谁,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标准。”张志清说,“这不仅消除了攀比心理,还融洽了人际关系。”

  村民李桂芹公公过世后,因为老人年过百岁,按农村的说法是“喜丧”,作为儿媳的李桂芹想把老人家的丧事操办得热闹点儿。她连续找了3次村干部,想让他们给开“绿灯”,都被拒绝,最后还是按规定办。“通过公公的白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老人生前享福才是真正的孝道。”李桂芹说。

  “‘薄葬’的推行带动了‘厚养’。”刘书德说,如今村民们比着孝敬老人。村里有个上门女婿叫刘建奎,23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照顾妻子一方的家人老小。丈母娘唐老太太自豪地说:“虽然我没有儿子,但我这女婿不比儿子差!”

  在孝文化的带动下,李子札村村风和畅,谁家有难,村民们都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2012年,22岁的高雪患胸椎结核,急需一笔高额手术费,原本困难的家庭无力承担。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村民纷纷慷慨解囊,一天就募得善款5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