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李克强派定心丸熨贴人心 中国仍有底气

14.09.2015  11:59

        9月10日,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在大连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视频: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李克强讲话给企业家吃定心丸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9月11日电 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在中国大连举行,境外华文媒体表示,值此全球经济疲弱的节点,如何破译“增长密码”,舆论格外感兴趣。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开幕式致辞亮出“中国方案”,即便一时难以完全打消外界的疑虑,却也是一枚能够熨贴人心的定心丸。

  法国欧洲时报11日评论指出,近段时间中国经济一些数据如上半年GDP增速,遭到外界质疑。“中国行不行”的疑问在海内外不断被放大。借着达沃斯这个平台,中国总理给出了正式回应,不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更展示了乐观的底气。

  分析说,为什么面对稳中有难的局面,中国依然有一种大局在握的底气?对经济形势实事求是的判断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中国对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界定与把握,体现于调控手法上的动静相宜。

  静,指的是基本的底线,如不超发货币、不大规模刺激经济、不看重经济数据的一时好看,为后续调控预留空间。

  动,指的是在经济形势动态发展中,有技巧地调控,如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通过实现阶段性经济目标来打好经济基础。降准降息、减税、松绑楼市、股市维稳、汇率主动贬值,近段时间这些相时而动的调控措施正逐步显现出相应的经济效应。

  评论指出,在如今这个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总体偏弱,每个国家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但如果把个体联合发动起来,是不是也能演绎一加一大于二的全球新经济现实版?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思路中的“内外结合”打法。对内,靠改革,靠创新;对外,靠国际产能合作。

        9月10日,李稻葵(右二)、黄益平(左三)、竹中平藏(左二)等嘉宾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参加题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雄心”分论坛。  中新社 发 富田 摄

  文章表示,通过中国发起的战略和项目,将具有不同产能需求和融资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串起来,对接各方供需,创新合作模式,分享共同利益。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自然能惠及世界,国际产能合作则是其他经济体从中国发展中获利的更为直接的方式,想象空间更加巨大。

  香港商报11日文章表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道,中国愿在其中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国际产能合作好比“凸透镜”聚光,即把供给与需求聚焦,把各方利益交汇,从而凝聚起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能。中国愿多从发达国家购买先进的技术和高端装备,愿把它和中国中端装备组合起来,以性价比高的优势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在论坛上,李克强援引大量事实来强调中国经济未来会更好,中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内在韧性。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

  对此,香港文汇报11日刊文称,这充分显示出中国政府对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显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仅不会向外输出危机。相反,当前正在采取必要的定向调控、精准调控,不超发货币、不搞大规模强刺激,主要依靠改革增强经济活力,从而为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和保持增长作出新贡献。

  分析指,事实证明,世界经济需要一个稳定增长的中国,而中国也正在努力地改革和发展之中,相信在正确方针指导下,暂时的困难一定能够克服,维持经济适度增长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法国欧洲时报文章说,李克强派发的“中国口味”定心丸,能在多大程度上定外界的心,取决于两点,即外界的理解力和具体政策的落地率。用中医脉象作比中国经济形势“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用下围棋作比中国调控的灵活性与全局性,这些具有东方智慧的阐释,也许西方世界消化起来需要时间。

  同时,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举措和“一带一路” 这样的国际产能合作大战略,如何确保顺利地落地生花,也考验着中国各个部门的治理能力和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