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愚公李保国 34年移山终使太行变绿
李保国在为村民讲解果树剪枝. 李铁锤 摄
中新网邢台2月6日电 (张鹏翔 杨永丽 宁爽)“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了,掐指算算今年我在太行山里‘务农’又200多天,不是乡亲们提醒,我这春节就又要在山上过喽。每到年底能看到这些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腰包鼓鼓的,我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李保国对记者说。
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裳,长满茧子的双手——58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无论怎么看也是个地道农民,不像个大学教授。
“‘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边说边撮撮冻僵的手,一手持剪,一手拿锯,手起枝落,动作娴熟,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围在他身旁的农民纷纷点头。
村民安炳玉说:“今年我听李老师讲课好多次了,俺村的果树今年有这么好的收成多亏他,每年这果树从剪枝、嫁接、施肥李老师都对俺们细心指导。”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这一扎就是34年。期间,他在当地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回想当时的太行山,李保国说:“那时候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而且大部分山都是荒山、石头山。我跟课题组的同事选择了极度贫困的邢台市邢台县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于是我就跟这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为了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慢慢地前南峪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经过李保国的努力,邢台市西部140万亩荒山全部披上了绿装。为此他荣获了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但用李保国的话说,最高兴的还是为太行山生态环境改善出了一份力。“仅能长树是不够的,还要找到适合山区特点的栽种技术,把财富带给山区百姓。”李保国说。
1996年,内丘县岗底村被洪水冲毁了250多亩耕地,李保国看着村支书杨双牛难过的样子,悄悄在一个烟盒上写了个电话号码,递给杨双牛,说:“我可以帮你们富起来。”
为了这句承诺,李保国带着同在河北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住下。白天,他们一座山接一座山考察;晚上,他们又挑灯夜战,整理考察数据。半个月下来,李保国为村子做出了致富规划:种果树、养小尾寒羊。
于是他精心推广果树栽培,当年村民获得巨大利益。同时,他创立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注册的“富岗苹果”多次获奖,并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的多个县(市)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他拿出自己几万元的科研经费,在内丘县岗底村成功探索出苹果套袋技术,还手把手教会农民使用。当年的场景,我至今难忘。”杨双牛动情地说。
临城县凤凰岭,乱石丛生。在李保国的指导下,绿岭公司在干旱丘陵岗地开辟治理战场,开沟整地、节水灌溉……。同时,运用他探索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过去草都长不好的荒岗栽上了“摇钱树”。如今,以“绿岭”为品牌的薄皮核桃在临城已种植20万亩,核桃产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
板栗在太行山种植历史悠久,但产量很低。李保国用三年时间研究出“双枝更新修剪法”。第二年,前南峪的板栗产值就翻了两番。他又把这项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的板栗种植户,使他们获得了巨大利益。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百余个。
30多年扎根深山,李保国的名字已经在山区群众口中变成了致富的代名词。很多人打电话找李保国,想让他去规划自己的果园、自己的山村。“这些年我在山里搞科研,搞技术推广没拿过村民一分钱工资,在企业也没有一成股份。你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才能把你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专家,才能使他们致富奔向小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