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呼唤“河北巨头”

08.01.2015  16:55

2014年8月5日,秦皇岛中铁山桥集团工人正在现场观察智能机器人焊接港珠澳大桥桥梁钢结构。这条智能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也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自动组焊生产线,由该公司自主研发,解决了批量生产焊接质量不稳定的世界性难题。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庞超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专家预测,今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期,河北机器人产业如何抢抓机遇、迎头赶上?

参加今年两会的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作为工业大省,我们要瞄准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在市场需求布局机器人研发制造,尽快把有竞争力的机器人领军企业扶持起来,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先发优势。

期盼“河北智造

——机器人应用市场空间很大,却少了河北企业身影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描述“机器人成为工业品推向市场”的故事,如今正在河北上演。

德国REIS组件装框机器人挥舞手臂,意大利BACCINI智能检测设备红光闪闪……作为河北的优势产业,光伏是应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较多的行业之一。但英利集团副总经理郑小强代表却遗憾地对记者说:“这些设备都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没有一个是产自河北的机器人。”一些来自装备制造行业的代表委员表示,企业应用智能设备升级改造过程中,大多采用国外品牌或产自浙江、江苏等地的机器人产品。

河北产机器人的“缺席”,折射出一个尴尬的现实:河北缺乏优秀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连本地企业的“芳心”也未能俘获。

但在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呈现聚集之势,涌现出广州数控、上海新时达等业内领军企业,在不少领域开始与国外高端品牌争抢市场。

企业是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把河北的机器人企业扶持起来。“国外行业巨头高度垄断,沿海省市新兴企业步步紧逼,再不加快脚步,培育河北自己的领军企业,我们的机器人产业就真赶不上了!”作为为数不多的机器人制造企业代表,唐山开元集团董事长柳宝诚代表呼吁。

找准“河北方位

——专注细分市场,与我省优势产业融合生成竞争力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立体物流仓库不见人影、效率挺高,多亏了30多台机器人的辛勤劳动。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曲继广代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机器人以每分钟15箱的速度打包、堆放,效率超人工多倍,却节约75%的人力成本,基本杜绝摆放误差,减少人为接触机会,保证药品质量。

这些机器人是我们与生产厂家充分考虑了四药产品特性、工艺流程后研发制造的,具有很强的‘医药特色’。”曲继广代表说,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机器人生产企业要主动帮助应用企业按照市场需求改进生产制造工艺、物流运输流程和服务手段,通过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和信息化手段逐步提升应用企业的科技水平。

不仅仅是医药行业,汽车制造、光伏、食品、机械……我省的优势产业大多是使用机器人的大户,这为我省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机器人生产企业要结合全省产业实际,努力发现企业创新需求,在助力河北产业转型升级中开辟新市场。

2014年,唐山开元集团销售2200套机器人集成系统,占到全国焊接机器人市场的1/5。“这得益于我们开拓细分市场,专注焊接机器人研发生产,没有贪大求全。”柳宝诚代表说。跟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冀州市委书记刘占强代表,“由于市场定位精准,位于冀州市的泰华伟业机器人项目刚刚试产,就已被公安部交管局认定为高速公路巡逻无人机供应商。

未来机器人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河北机器人企业需要找准自己的方位。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我省要与国外、省外机器人企业错位发展,专注细分市场,努力寻求机器人与河北优势产业、企业契合点,融合发展,生成企业竞争力,为河北机器人产业赢得先发优势。

拿出“河北气魄

——强力支持市场应用和技术研发,培育“河北巨头

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来自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政协委员感慨地说,购买一台打磨抛光机器人需要四五十万元,期间还有3-5万元/年维护费用,用一台机器人得四五年才能收回成本,像他们这样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在感叹自己的企业用不起机器人的同时,他却很羡慕浙江省的一些同行。“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使用机器人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企业购进机器人,政府就拿出10%的财政补贴。”这位政协委员说。

这种“好事”源于2012年浙江省提出的“机器换人”战略,争取在2017年前完成3.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机器换人”现代化技术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亿元。浙江各地也纷纷出台鼓励“机器换人”专项政策,有些地方对符合条件的“机器换人”项目补助达10%-15%。

2014年12月29日,广州市提出到2017年全市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这一比例,比两个月前公布的50%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顺德、东莞等地对骨干企业购置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可一次性给予设备购置费10%的财政补贴。

除了支持机器人应用推广,更应该扶持企业研发。“我们在江苏南通的一家合作企业,正在研发机器人专用减速机,这家企业不到200人,销售刚到2亿元,但三年时间,已累计获得当地政府近千万元的研发费用支持。”柳宝诚代表认为,河北应该拿出更细化、更有气魄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核心技术,培育领军企业。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