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未成年人有心理困惑 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广州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2日,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向羊城晚报独家提供了最新出炉的《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过小学生,初中生的心理韧性比高中生和小学生都低。学习焦虑、心理脆弱、自责自卑仍是未成年人的主要心理困惑。
1 首次测学生心理韧性指数
近年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副主任冯清梅介绍,以往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是心理问题的检出与分类,而本次调研则增加了“积极心理学”的导向,采用了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成分——心理韧性作为检测的指标,可以分析到个体在面对逆境或困难时有效应对及良好适应的能力,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积极指标,心理韧性指数越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
2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率逐年上升
据介绍,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了广州市35所中小学,222个班级的在校学生共9498人,覆盖面广,代表性强。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优良与健康占调查总数的59%,且未检出有重度心理问题;中轻度心理困惑的占25%,有中度心理问题的仅占16%;心理健康量表平均分处在健康水平。
冯清梅分析,这一数据,与2009年相比有了显著改善,以中学阶段为例,2009年心理健康的健康率为49%,而2013年则上升为58.8%;2009年中学、小学阶段重度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77%、0.4%,而2013年则全部降为0。
3 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龄差异,小学阶段情况较好,中学阶段问题相对较多。这既反映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体现了不同阶段压力情境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男生(37.8%)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女生(46.3%)。这一结果与2009年的调研结果基本一致。
“男女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主要在中学开始出现,高中阶段差异缩小。”冯清梅说。
调查发现,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省级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学校、非示范学校。城市和农村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农村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42.7%,高于城市学生40.2%,特别是小学和高中阶段差异显著。
此外,普通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6.57%,高于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36.89%)。
4 初中生心理韧性最低
本次调查首次分析未成年人的心理韧性,分析个体在面对逆境或困难时有效应对及良好适应的能力。心理韧性指数越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的心理韧性水平呈现出随年龄阶段波浪型发展的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高中、小学、初中。初中是一个转折期。
冯清梅表示,后天的训练与学习是心理韧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初中阶段(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矛盾期,旧的标准与价值被打破,而新的标准与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自我调节动力与能力会呈现降低的态势。
调查还显示,女生的心理韧性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心理韧性高于农村学生,高中学生心理韧性高于中职学生。
5 学习焦虑仍是最大心理困惑
据介绍,学习焦虑、心理脆弱、自责自卑仍是未成年人的主要心理困惑。调研结果显示,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在各类群体中都排在前三位。
其中,学习焦虑首当其冲,且省、市一级高中学生的学习焦虑高于普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高于职业中学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女生学习焦虑明显高于男生。“这与当前学习压力较大以及学校、家庭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及自我调适能力密切相关,也与未成年人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有明显关联。”冯清梅说。
过敏性倾向位居第二,而且有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的趋势。据分析,这与当代未成年人多数处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以及成人化社会的负面影响等有关。此外,自责倾向也是未成年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高标准、严要求的竞争文化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还显示,人际协助与家庭支持这两个因素对青少年的支持作用巨大。由于当前体制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限制了未成年人自由交往的空间,缺乏机会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从而缺少人际支持,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面对困惑时无所适从,增加了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建议
激活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一级防护
如何推进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心理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覆盖。
对学校而言, 首先要促进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要积极推动教师上岗培训全员化,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减少“师源性”障碍。激活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一级防护作用,并通过家校互动、亲子交流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社区、家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并与品德教育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