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探索全新近自然育林经营模式

31.08.2015  10:13

“我国平均1亩多耕地就能养活一户农民,可是平均1000亩的林地却养活不了一个林业职工,这太让人想不通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河北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局长徐成立。

面对困局,河北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近年来探索全新的近自然育林经营模式,被列为全国森林经营试验示范区。5年来,木兰林场减少皆伐作业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7个百分点,增加林木生长量20余万立方米,单位立木蓄积量增加了5倍。

始建于1963年的木兰林管局,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境内,下辖12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160万亩。由于地处滦河上游地区,距离北京340公里,林场还担负着为京津阻风沙、涵水源的重任。

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全局林场的森林覆盖率从建局之初的15%提升至后来的85%,在造林绿化上的成就不可小觑。

然而,到“十一五”末,该局却陷入了林业“资源”与“资金”的“双重危机”:林区木材质量差,可采资源面临枯竭;中幼龄林面积占林地面积60%,低质低效林占林地面积22%,森林平均蓄积量仅4.1立方米/亩,还不到全国5.8立方米/亩的平均水平。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在2010年以前,林场一直沿袭的是传统森林的经营方式:栽了砍,砍了栽……在一个砍伐季节内,将伐区林木全部伐除。这种“剃光头”式的“皆伐”成为唯一的采伐方式,并作为林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树林的生长和砍伐开始逐渐“脱节”,导致问题越发严重。

木兰林场发展的瓶颈,正是我国林业整体现状的一个缩影。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森林的多种效能“被锁喉”,林场经营难以为继。

然而,放眼国外,情景则全然不同:德国拥有1.65亿亩森林,年产木材可达4000万立方米,林业销售额8000亿元。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成为木材的净出口国。

“按照这个比例,我局林地160万亩,每年理应获得木材产值80亿元,但实际上还不到5000万元,相差160多倍!”徐成立感叹道。

推广近自然育林法,林地不再“剃光头”砍伐

2010年春,一种全新育林方式——“近自然育林法”开始走进木兰围场。所谓“近自然育林”,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依托自然条件、借助自然力量进行森林经营,并不是放任森林自然生长不管,而是有选择地“间伐”,砍次留好、去劣留优,培育优质、高价、可持续的森林,实现森林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这样的变动,却在木兰林场掀起轩然大波。“栽树—砍树—栽树,几代人都是这么干的,怎么能随便改?”“不搞皆伐,财路断了,拿什么发工资?”各种质疑声此起彼伏。

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番思索之后,林管局决定设立对照实验区,用“样板”给出回答。

在查字林场的3个对照区可以看到,一号是纯自然生长模式区,林地杂乱无章,林木长势平均;二号是德国近自然经营模式区,林地中标有红漆的“目标树”挺拔高大,其余树木则密集、杂乱、低矮;三号是木兰近自然经营模式区,除了标有红漆的“目标树”,其余树木也经修枝后透光抚育,长势同样喜人。

“目标树就是选择长势良好的树木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在管理中区别对待,促使其迅速长大成材。由于市场上大径材的价格是普通径材的10倍,可以实现其价值和产值的最大化。”林管局副局长赵久宇说。

在对照区,二号区和三号区的区别,直观展现了近自然育林中“德国式”与“木兰式”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在德国,中小径木材没有市场,人力成本也高,因而只管理目标树是最合算的;而在木兰林区,人力成本较低,中小径木材在国内也有市场,所以有必要实施“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在目标树培育的几十年里,每5至7年可以采伐一次“干扰树”,实现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得以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5年过去了,林场工人着实看到了近自然育林后的可喜变化。运用近自然育林,“间伐”代替了“皆伐”,“砍好留坏”变成了“砍坏留好”。

个性化培植,“一棵顶一车,一车顶一坡”

在北沟林场的中国北方森林经营实验示范区中,天然矮林的培育利用与转化项目正在进行。3年前,这里栽种的都是40年左右树龄的桦树、柞树和枫树,不仅生产力低,而且生态功能弱。

像那种低产低效的天然林子,以往都是一次性伐掉,然后栽上小树,一轮一轮地走。而如今,近自然育林正让这里焕发新的生机。贬值的树种被逐渐清除,长势良好的得以保留。树下的空间则改栽了红松、云杉等优良的耐阴树种,以“腾笼换鸟”的方式,促使森林由低质林向优质林快速转化。

在抚育管理中,每5至7年对大树进行的疏伐,不仅为树下的矮林进一步释放了成长空间,还增加了林地的产出效益,在转化期内连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弥补间伐造成的资金缺口,木兰林场瞄准了绿化苗木的市场需求,变“单一用材林培育”为“多目标个性化培育”,对云杉、油松、五角枫、柞树以及山梨树等采取拉枝、修剪等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培育,使之成为美化城市的景观树、装饰树。目前,仅城市绿化苗木一项,年收入就可达四五千万元。这些歪歪扭扭的、原来“当柴烧都嫌扎手”的残次树,摇身一变成了价值成千上万的绿化“抢手货”,发挥了“变废为宝”的奇效,用林场工人的话说就是“一棵顶一车,一车顶一坡”。

“按这种增长势头,再过几年,我们就可以自负盈亏了。”徐成立信心满满地说。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8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