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重要经济数据陆续揭晓 中国经济“调整中向好”

11.09.2015  09:03

中新社发 赖鑫琳 摄

  昨日,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创近一年新高。至此,包括进出口、物价和发电量等上月主要经济数据均已揭晓,有专家表示,尽管居民物价水平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更谈不上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经济运行仍保持企稳态势。

   CPI重回“2时代”

   全年涨幅将低于政策目标值

  9月10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创近一年新高,涨幅时隔1年重回“2时代”。

  “CPI呈现温和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在解读时表示,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其中猪肉、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9.6%和15.9%,合计影响CPI上涨1.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告诉中新网财经记者,尽管8月居民物价水平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更谈不上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从现在的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运行还是相对稳定的状态,与前两季度相比变化不大。

  针对今年后几个月的物价走势预测,银河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预计到年末生猪价格将超过上一轮“猪周期”价格高点,如果猪肉价格集中在四季度上涨,且与蔬菜上涨周期重合,那么12月份CPI同比涨幅超过2%的可能性较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未来CPI仍有缓慢上行的可能,部分月份同比涨幅可能高于2%,但全年CPI涨幅将低于3%的政策目标值。

   进出口“双降”

   出口降幅收窄未来有望回暖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数据同样备受关注。海关总署8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4万亿元,下降9.7%。其中出口1.2万亿元,同比下降6.1%;进口8361亿元,同比下降14.3%;贸易顺差3680.3亿元,扩大20.1%。

  相比7月份全国出口同比下降8.3%的降幅,8月出口形势略有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有专家认为,下半年随着世界经济总体有所改善,加之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不断发挥效应,下一步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有所改善,但回升幅度有限。

  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也是未来进出口形势转好的基础。发改委发文指出,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形势较好,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另据有关行业反映,纺织品、轻工类产品出口情况也有好转。

   制造业PMI小幅回调

   企稳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来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制造业增长动力不足。

  论及制造业PMI下降的原因,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称,一方面有一定的季节因素影响,传统淡季加剧了市场疲软,增加了传统产业困难;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异常波动,经济运行被动输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参加1日召开的国务院吹风会时表示,制造业PMI下降幅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反映对未来期望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还是上升的。一些经济指标月度的波动,甚至季度的波动,是会对经济产生一些影响,但看经济还是要看基本面,看全年的态势,看中长期的走势,要把各方面数据和信息结合在一起分析。

  “来自微观经济层面的压力不可小觑”,赵锡军认为,去年以来,我国采取诸多改革措施刺激实体经济,包括货币政策调整、稳定投资出口以及简政放权等等方面,力图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衔接工作,是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关键。

   实际使用外资增9.2%

   外资进入中国将更为便利

  9月10日,中国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透露,今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5252.8亿元,同比增长9.2%;8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2%。

  数据显示,1-8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27家,同比增长10.7%;合同外资金额12511.1亿元,同比增长34.8%。大众、奥迪、戴姆勒、博世、伊藤忠等知名跨国企业继续追加对华投资。

  谈及1-8月全国吸引外资的几大特点,该负责人认为,首先,外资来源地投资总体保持稳定,香港、法国和澳门实际投资增长显著;其次,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此外,外商投资并购规模和比重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吸收外资数据成为“亮点”。同样是在达沃斯论坛,李克强回应有关中国利用外商投资政策走向时表示,中国在和美国、欧盟进行BIT谈判,和很多国家进行FTA谈判,未来外资进入中国的领域会更为宽广,方式更为便利。

  李克强说,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本身就需要保护知识产权,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对在中国注册的外资企业和中国企业一视同仁,不管是合资还是独资。但不要误解,不是说没在中国注册的独资和合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就可以侵犯,那是中国法律不允许、世界公理也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