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控烟令 何处寻支点

02.06.2015  17:55

  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问题在于,如此强硬的“控烟令”,如何做到刚性执法?身边有人抽烟,谁来出面制止?本期微议录,我们摘编微友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政策的进一步细化提供参考。

  ——编者

   情感攻势更有力量

  近日,朋友圈有段很温馨的视频,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和转发。两个童声童气的小孩,上街找人借火,镜头里的每个抽烟者都拒绝了孩子的请求。孩子们随后递出一张爱心纸条,上面写着“你关心我,但为什么不关心你自己呢?”很多抽烟者看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随之掐灭了手中的烟。

  稚嫩的面庞、童真的话语、暖心的纸条,构成了强烈的感情攻势,制服了“任性”的烟瘾。这个视频也启发我们:“史上最严”控烟条例生效之后,要想扭转在公共场所抽烟的风气,执行必须从严。不过强硬手段之外,不妨也多打几张感情牌。

  毕竟,严厉的处罚难免给抽烟者带来冷冰冰的感觉,还有可能诱发逆反心理,甚至有时会因为处置不当,引发激烈冲突。如果公共场所多一些体贴入微的禁烟标语、撩动人心的戒烟图片、感人肺腑的公益视频,让严厉的禁烟多一些温度,效果或许会更好。(@xuanyacy)

   让“控烟文化”内化于心

  去年夏天,我参加了一个村里的会议。会议室开着空调,主持人会前宣布,室内不准吸烟,并把烟灰缸拿到室外。可没多久,与会代表一个个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到室外吸烟。人员频繁进出影响了会场秩序,主持人不得不把烟灰缸拿回室内,默认了室内吸烟的惯例。

  禁烟之所以难见效,关键就在于没有形成控烟的良好氛围。一方面,生活中,逢人递烟依然被视作一种“礼数”。请客吃饭,人手发一包烟,表示主人大方客气;婚丧喜事,发烟还是一道“回礼”的必要程序。另一方面,即使有控烟令,但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听之任之。

  让“控烟令”发威,除了从严执法,关键是用“控烟文化”代替吸烟惯例。比如,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控烟条例,主动劝说不要在室内吸烟,引导大家形成遵守规定的自觉,提升对室内吸烟的敏感度,共同营造禁烟气氛。(@庄永明)

   突破烟瘾的包围圈

  抽烟的人,不少都有戒烟的经历,有的试了多次都戒不掉。我有位同事,烟龄超过20年,多次戒烟,还是管不住烟瘾。一次,和一位戒烟典型交流之后,把“每天吸烟20支以上是肺癌高危人群”听进去了,决定戒烟。结果,现在真戒掉了。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这句话对禁烟同样适用。“禁烟令”的出台,作用不可低估;但禁烟的外部约束,最好能深入内心变成戒烟自觉。每一个戒烟成功的人,都是因为有了自律意识、道德自觉。社会需要做的,是帮他们下定决心,走出烟瘾的包围圈。身边的“戒烟典型”现身说法,往往能让吸烟者感同身受,帮助他们解开思想扣子,迈开戒烟的关键一步。

  实现全面控烟,除了执行“控烟令”,还应多发挥“戒烟典型”的示范作用,多创造机会让想戒烟者和“戒烟典型”对对话。这对于提高自律意识,形成戒烟自觉,有不可小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