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的一天 塔城篇】曼热亚木 吐尔得瓦永远是“爱心妈妈”

10.06.2015  16:11

  5月21日,爱心妈妈曼热亚木·吐尔得瓦阅读着求助信。摄影/新疆经济报记者李雄心

   曼热亚木·吐尔得瓦有6个儿女,其实,还有更多的“儿女”,老人已经记不清了——当了几十年的教师,做了13年的“爱心妈妈”,到底帮助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当面喊她“妈妈”?谁又能说得清呢?

   中午时分,阳光灿烂,曼热亚木家的客厅洒满阳光。曼热亚木坐在自家的长条桌后,满头银发,满面笑容,像阳光一样暖人。

   曼热亚木今年已经89岁,如果按照年龄算,绝对应该是奶奶了,但是她更喜欢人们叫她“爱心妈妈”。

   2002年塔城地区“爱心妈妈”协会成立后,曼热亚木就成了“爱心妈妈”。

   去年,“爱心妈妈”协会换届选举后,曼热亚木把自己在协会的工作交给新的负责人,但自己却始终没有离开“爱心妈妈”协会,每天,她要接听塔城地区各县市打来的求援电话,拆看各县市急需帮助的人们寄送来的材料、信件,和“爱心妈妈”协会的工作人员沟通、协调,为社会公益活动做宣传,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

   “我要把爱心传承下去。”面容慈祥的曼热亚木老人语气坚定。

   曼热亚木成为“爱心妈妈”有十多年了,而她的爱心已经温暖身边的人数十年了。

   客厅过道的两面墙上挂满了照片,大多是曼热亚木出席各种重要会议时,和国家、自治区领导人的合影。其中,一幅黑白照片非常惹眼,那是20世纪50年代,曼热亚木和丈夫的合影,两人风华正茂、神采飞扬。

   那时候,曼热亚木就是一名教师了,她不仅教书育人,更为许多幼小的孩子们送上关爱。

   “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很落后,尤其是一些女学生的处境很差。不少女孩子到了十四五岁,就被父母逼着结婚,有的家长甚至把孩子关起来,不让她再上学。”曼热亚木说。

   为了帮助被迫辍学的女学生,曼热亚木去她们家里家访,劝说她们的父母,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重回课堂,就像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瓦连卡老师一样。

   在几十年教师生涯中,曼热亚木的学生遍布天山南北,她的爱心也播洒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身上。她不仅把自己的6个儿女都培养成大学生,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杰出人才,还收养过4个孤儿,并将他们培养成才,此外,她还先后拿出3万多元帮助贫困辍学儿童。

   “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了一辈子教师的曼热亚木至今仍经常说这句话。她的许多学生见了她像见了母亲一样亲切,学生们也是曼热亚木的骄傲。“文革”时期,曼热亚木被打成“右派”,“但是,没有一个学生打骂过我,因为我是一个好老师。”回忆那段惨痛的经历,曼热亚木微笑着说。

   现在的曼热亚木,是“退而不休”。每天,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继续履行“爱心妈妈”的职责,坚持让自己的爱心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曼热亚木的身体之前一直很好,但去年她最疼爱的一个儿子因病去世了,对她的打击很大,她的身体一下子垮了,许多事情力不从心了,即使这样,她仍放不下“爱心妈妈”协会的事情,每天忙忙碌碌。

   当了几十年教师,又当了十几年的“爱心妈妈”,曼热亚木自己都数不清到底帮助过多少人,也成了当地的“名人”,当她走在街上时,很多人都认得她。

   曼热亚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人们有什么重大的事都会请她去参加。只要邀请,她都会去。不是因为她喜欢热闹,而是因为可以借此向人们宣传公益事业。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记得她在聚会上说的话,“每次聚会都是吃饭聊天,为什么不把这些钱用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呢?”

   塔城地区“爱心妈妈”协会成立之初只有23位“爱心妈妈”和几万元慈善捐款,现在,协会的慈善捐款已达20多万元,协会也成为一个由汉、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蒙古、回等多个民族160余人组成的大家庭,300多名各族群众得到她们的直接帮助。

   曼热亚木有20余本红色证书,第二届新疆“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获得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3年塔城地区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些荣誉证书无声见证了曼热亚木几十年走过的路,而“爱心妈妈”是她最为珍视的荣誉。

   5月22日,游客在塔城市塔尔巴哈台山景区游玩。一望无际的草原,漫山遍野的山花,清新干净的空气……绿色塔城正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目的地。5月22日,讲解员在裕民县巴什拜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为游客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5月21日,“爱心妈妈”曼热亚木·吐尔得瓦在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5月21日,爱心妈妈曼热亚木·吐尔得瓦(右)的女儿继承起了母亲的爱心事业。摄影/新疆经济报记者李雄心摄

  5月21日,爱心妈妈曼热亚木·吐尔得瓦诉说着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摄影/新疆经济报记者李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