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蕴含百样人生:记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时俊静
一曲蕴含百样人生 ——记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时俊静
(资料照片)
元曲 是融合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以及金元民间音乐发展而成。后人常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赞其为“一代文学”之代表。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散曲两个门类。其中散曲是专供清唱的歌词,杂剧除曲文外,间杂道白、科范,专为舞台表演。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两者又有共同特色:均为按曲调格律谱写的长短句,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所用宫调曲牌多是相同的。
■本报记者 张晓娟
提起元曲,你最先想到什么?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是白朴的代表作《墙头草》?也许,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作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文学发展巅峰,它描俗景,叙俗事,写俗人,抒俗情,让走“阳春白雪范”的文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市井勾栏,着力表现芸芸众生的感性生活。
当记者起意做此次采访时,专门研究元曲的河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时俊静感慨说,一提传统文化,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诗经》、《论语》,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元曲往往被人们遗忘,其实,元曲的谐俗美,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都是非常独特的。她加重语气强调,“以前真定(今河北正定)还是元曲重镇呢,这种源自家乡的艺术,咱庄里人应该重视啊。”
来自民间 体现智慧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一般来说,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的美体现在诗境深阔雄厚,词境精工细腻,二者均重弦外之音,使沉吟者神与物游,玩味无穷。时俊静说:“与唐诗宋词相比,元曲更直率痛快,酣畅淋漓,而且完全打破了诗词的含蓄。”即使是在诗词中很流行的爱情和隐逸题材,在元曲中都有别样的表达。比如:关汉卿的《闲适》就写,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你看,它就是表现一种平民的生活智慧,读时让人忍俊不禁。”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时俊静介绍,艺术成就上,关汉卿等元曲四大家位于众作家之上,但谈到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还要属在真定所辖封龙书院授徒讲学的——元好问。“他当时可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Superstar(超级明星),白朴、李文尉都是他的学生。”
文化瑰宝 源起燕赵
在元曲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国北方曾形成了三个创作与演出中心,即真定(今河北正定)、平阳(今山西临汾)、大都(今北京)。与后两个“中心”相比,真定的作家群形成时间更早,文化素质更高,他们为元曲的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封龙三老”元好问、李冶、张德辉,以及弟子白朴等在河北生活了很久,有些晚年还归隐此地。
据元曲学者考证,元好问是公元1237年来到真定,而“三老”中的李冶本就是土生土长的真定人。时俊静介绍:“‘封龙三老’及其弟子所创作的大量杂剧与散曲,为元初杂剧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据了解,当时,真定作家们的作品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涉及史实面广,艺术上也取得较高成就,如白朴的《梧桐雨》对后世作家相同题材作品就影响甚深。
国学大师王国维最早敏锐地关注到这一文化现象,他曾感叹:“曲家多限于一地,元初制杂剧者,不出燕、齐、晋、豫四省,而燕人又占十之八九。”对于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河北的元曲学者也抱有研究传播的热情,他们在曲学领域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仅近代以来就产生了梁乙真(鹿泉人)、孙楷第(沧州人)、顾随(河北大学教授)等著名的学者。
元曲研究 代代相继
虽然元曲不及唐诗宋词普及程度高,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很近。除了不少地方戏改编自元曲外,现在很多影视剧也从中取材,如陈凯歌执导的《赵氏孤儿》,就源自杂剧《赵氏孤儿》。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提起元曲的话题,时俊静说她怎么也聊不够,她表示,自从研究元曲之后,才明白了什么叫大俗即大美,那里面的无厘头喜剧,能让人们在奔波一天后,疲乏全消。“例如有个叫陈德和的曲家写‘无灯蜡,雪正积,想孙康向学勤力。映清光展书读较毕,待天明困来恰睡。’在这个雪夜用功之后,白天做啥,居然是刚好睡觉!那反差让人捧腹大笑,这跟我们现代人的某些观念多契合啊!”
早在1985年,河北师范大学就成立了元曲研究室,后扩展为元曲研究所,其中王学奇、张月中、杨栋等在全国学术界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出色学者。虽然正在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曲曲牌传播研究》,并在《黄钟》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但时俊静仍自谦在曲学研究方面,自己还是刚入门的“小学生”。她告诉记者:“曲学是个冷门行当,研究者很少,我想尽自己的力量,把前辈的事业继续下去。”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