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赶上创新好时代

10.11.2015  12:13

■到2020年,上海智能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成形,并建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成为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智能制造前沿阵地

初出茅庐的上海本土企业“明匠智能”去年首次参加工博会,展示了一套“工业4.0”生产线,没想到大受欢迎。短短一年之后,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工业4.0”领域的领军企业,今年在工博会上的展台面积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公司总经理陈俊感慨,自己赶上了创新的最好时代。

目前,上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进展居国内前列。不久前公布的《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上海将从应用、装备、平台建设等层面全力发展智能制造,到2020年,上海智能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成形,并建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把上海打造成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智能制造前沿阵地。

80后”创业公司书写行业奇迹

置身本届工博会,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到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容。

我1982年的,已经算是团队里的‘老同志’了,大部分都是‘85后’‘90后’。”对于“80后”一代的命运,陈俊有自己的诠释,“网上有段子说,‘80后’上学扩招、就业难、高房价什么的,我倒觉得,如果选择了创新创业,我们这代人真是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2010年,明匠刚刚成立的时候,只做单个工位的非标准自动化设备。有一次,国外派来的技术代表问,你们能做出一条国产化的信息化生产线吗?为了拿下订单,陈俊带领团队开始研发并脱颖而出,生产线一年后投用。这套生产线在无线射频技术、工业以太网、在线条码、二维码比对、影像识别、机器人应用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好多种不同需求的产品,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能得到满足。

等到“工业4.0”概念一出来,陈俊猛然发现,“这不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吗?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智能制造。”在他看来,由于生产线直接将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工厂接受消费者的订单直接备料生产,省却了销售和流通环节,整体成本将比过去下降近40%。

如今,成立仅5年的明匠,已成为美的、宝钢、海尔、中国建筑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公司的智能改造方案已经镶嵌在这些企业的生产车间内。预计今明两年,公司的收入规模有望分别达到2.5亿元和6亿元,由此书写智能制造行业的奇迹。

科研国家队提前5年布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匠的成功得益于创新,而沪上一批重点国企、科研院所也正在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激发创新活力。

在工信部公布的2015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中,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大出风头,他们的“智能工厂(车间)通用技术标准与试验验证”“智能制造工业云、大数据标准试验验证”“电力装备智能制造关键应用标准研究及试验验证”三个项目榜上有名。

这家昔日为“两弹一星”提供关键元器件的科研国家队,靠什么胜出?用自仪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徐洪海的话来说,关键在于运用创新理念提前谋篇布局。“五年前,大家对‘工业4.0’‘智能制造’等概念的认识还很模糊,但我们已意识到,未来的产业技术革命就要到来了。”徐洪海介绍,也就是从那时起,自仪院开始提前布局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开发,以及核心技术体系的建设,也向相关部门递交了很多调研报告。

眼下,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自仪院将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紧密融合,创新智能制造新技术、新模式、新标准、新服务平台,比如智能工厂(车间)通用技术标准,就是要解决智能制造快速发展过程中工业标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

据悉,上海将进一步强化国企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动力,加快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国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全面提升上海国企的科技创新能力。

上海制造”升级“上海智造

展望未来,上海制造的创新脚步正在不断加快。过去几个月,上海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智能制造相关政策与产业规划。

按照实施意见,在发展重点上,要以应用为抓手、装备为支撑、网络为纽带、平台为载体、数据为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比如在应用方面,将聚集汽车、钢铁、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而在浦东新区临港地区,上海布局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包括航空发动机、核电设备等。为支持临港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相关方面出台了“24条”行动措施,包括组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在民用航空发动机、机器人、新能源、海工装备等领域,牵头创建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智能制造大数据中心,等等。

在随后发布的10条配套政策中,有不少“干货”。比如:将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推动境内外智能制造产业在临港集聚;对在上海临港建设的智能制造领域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检测检验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政府将按平台投资额的10%至30%给予扶持,总额最高5000万元。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作为国内发展智能制造最合适的地区,上海能否在该领域实现突破,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产业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