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逢节必涨”涨价到底谁说了算?
30.09.2014 10:05
本文来源: He-bei.Cn
制图/展茂光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门票180元;“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门票120元;“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门票80元……
一些网友戏言,遥想李白当年,阅尽大好河山,却没买过一张门票。换到现在肯定要花不少“银子”。“十一”国庆长假将至,又到了旅游的时候,可各大景区门票普遍涨价让许多消费者恼火。到底是谁推动景区门票涨价?又该由谁来规范?
或涨或免,“两极分化”
“十一”长假临近。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全国的各大景区门票,或涨或免呈现“两极分化”。
进入9月以来,国内多家景区纷纷上调门票价格。相当一部分景区遵循着“逢节必涨”原则。如5A级景区广东丹霞山,9月起门票价格由原来平日160元、节假日180元,统一调整为200元。玉龙雪山景区也发布调价公告,宣布门票从每人次105元调整到130元。
其中,不少涨价景区近几年已经连续涨价。如瘦西湖景区,在2012年上半年景区门票由60元涨至120元,2013年3月1日起再度从120元上浮到150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国5A级景区共有171个,平均票价为109元。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也显示,其实国内5A级景区门票整体上早就已经迈入“百元时代”。
在“涨”声一片中,也有景区“逆势而行”。如湖北三峡大坝旅游区近日宣布,对中国游客免费开放;北京、济南等城市宣布,在国庆节当天,市内各大公园、景区全部或部分免费开放。
涨价者说,门票价格上调的主要理由,包括持票参观的景区扩容、人力运营成本上升、限制客流量保护环境等。
本文来源: He-bei.Cn
30.09.2014 10:05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