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哲:对“交钱就认证”须标本兼治

18.06.2014  12:34

    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然而,记者经过数月调查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去年10月,记者应聘到北京一家机械企业,被指派负责认证申请。经过询价,企业决定与北京东方信展认证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恒标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合作,申请认证。东方信展公司王经理称:“6500块全包,发票开1万2,因为国家对认证价格有限定,不能低于这个数。”(6月16日新京报)

    国内认证市场存在的乱象触目惊心。报道中提及到一些认证领域的典型事件,如记者卧底调查发现的东方信展公司办理企业给企业办理ISO9001认证时,以 “6500块全包,发票开1万2”方式办理认证并成功实现;又如认证过程中授意企业“配合”,安排送“红包”现象,以及多家认证中介机构证实的“快速办理”、“给钱就能过”、“接待好就行”的现象及问题等等,就是明证。这类认证乱象,认证企业和中介机构早已心知肚明,且记者们调查一查一个准,监管者为何长期毫无察觉?一个社会早已“熟知”的“花钱买认证”潜规则,说监管部门被“蒙在鼓里”,是打死我也不会相信的。

    据国家认监委介绍,我国有资格从事认证工作的认证机构数量并不多,2012年国内经批准的认证机构才174家。质检总局下设的认监委执法监管人员有多少,目前没有准确数字,不过一家国家级认证监管机构人数总不会少,即使派出一名监管人员进驻和日常巡查一家认证机构应该绰绰有余。如果监管人员不够,采取“集中检查”、“分时段”检查巡查总可吧?所以,监管不过来、没有察觉问题完全属于一种托辞,监管约束认证乱象“非不能为,实不为也”。

    在丑闻和乱象面前,可以装聋作哑,可以任由被监管者胡为,撇不开利益分肥的质疑。认证机构“收钱办事”,它们如何敢如此肆无忌惮?它们不害怕被查处、被吊销资格、驱逐出市场吗?胆大妄为、利令智昏的“收钱出证”可以长期存在,可以为所欲为,没有监管者的放纵几无可能!监管者明着“放水”,对问题“睁只眼闭一只眼”,其暧昧心态已昭然若揭罢了。多年前被人抨击并最终撤销的中消协“3.15”认证,背后是谁在撑腰?而哪个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臭名昭著的“牙防组”,又是谁的“下属单位”、又是谁催生下的“怪胎”?

    “交钱就认证”的乱象,只是国内认证市场问题深重的一种表象。问题在下面,根子却在“上面”。收钱又难缠的认证机构“小鬼”,背后不可能没有“层层扒皮”的一众“大鬼”。认证机构是什么货色?背后的监管者必然脱不了干系,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认证乱象、彻底荡涤见钱眼开的认证市场的“腐败空气”,不仅要抓“小鬼”,更是揪“大鬼”。即使目前没有直接证握证明一些上级监管者在“坐地分肥”,但监管者长期失职的责任是跑不了的。有关方面完全可以依此对“大鬼”们动刀,并据此查一查“监管者”的帐目清白与否、监管者自身清白与否,不信调查核实看一看,有多少幕后的“食利者”在和认证机构“坐地分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