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对中国湖泊碳积累影响显著

16.12.2015  18:53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日前与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合作,在有关中国湖泊碳积累动态及其影响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揭示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历史是影响我国湖泊碳积累速率的重要因素,相关成果发表于生态环境科学权威杂志《全球变化生物学》。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大背景下,控制和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议题和难题。由于湖泊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其碳汇功能在过去常规碳循环估算中往往被忽视。

  近年的研究表明,湖泊生态系统是不容忽视的碳汇。探索湖泊碳积累规律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不仅能为更好地评估和预测未来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下湖泊的固碳能力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区域或全球碳循环规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科研人员对过去1.2万年来我国湖泊沉积物的碳积累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在过去1.2万年中,中国湖泊碳积累速率总体呈增加趋势,其积累高峰发生在近1000至2000年,主要与近期人类活动加强所引起的陆源有机物增加有关。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还发现,我国湖泊沉积速率存在空间差异,即东部平原地区的湖泊沉积速率显著高于青藏高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云贵高原湖区、东北湖区等其他4个湖区的积累速率。湖泊碳沉积速率随着年均温、年降雨量及湖泊流域面积与湖泊面积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而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历史是导致我国湖泊碳积累速率的时空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记者李华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