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随波逐流?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审批设置2015年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教育部将组织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申报设置的高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概括来说,本次调整共有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并新设17所本科院校。(9月14日澎湃新闻)
18所学院将要更名为大学,站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角度论,又可以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庆祝一番了。必须要承认,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表现。因为,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一所学院要更名为大学,至少在教职工的博士数量、教授比例、招生专业数量、硕博点数量及在校人数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可以。一所学校由学院改成大学,首先代表了教育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对于以上办学成绩或业绩的认可。这是必须要承认的。
学院改大学,本质上是办学由专业性向综合性的转变。虽然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这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许多学院丢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一些原来还能被许多人记住的专业及特色化办学,很可能在变成“综合性大学”之后荡然无存。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一些理工学院、工业学院,在改成大学之后,就很难让人记起之前的特色专业了。二是,会中断高校的发展历史,会对学校的文化传承造成戕害,在行政成本上,也会产生巨大的浪费。
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机关,对大学进行评价从来都不是只看名字。麻省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例子能够充分说明,判断一所大学办得是不是成功,应该更注重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是不是有足够多的大师,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与发明创造;二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不是都能在社会上有一己之位,是不是可以在一些岗位上成才或发迹。至于名字,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学院热衷于改名大学,究其根源,来自于一种官场思维,也就是要创造政绩。并且,还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物证来证明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确实取得了让人信服的政绩。这就像是一个县改成了区或县级市——它首先代表的是GDP总量的上升,其次还能够证明管理者大有作为。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管理者与一些县市的领导考虑问题的方式,不管主动也好,被动也好,结果上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话又说回来,大学的行政化不仅仅让大学的管理者们不得不拥有了政绩思维,也让我国的学术自由发展变成了空谈。换句话说就是,行政化本身就已经抹平了许多高校的办学特色,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同质化,这和改不改名、叫什么名都没有多少关系。再加上学校之间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此语境下,让一些高校守着“学院”的招牌再谈特色办学、自主办学,无异于痴人说梦。从这个角度讲,“学院改大学”也算是一种无奈,或者也算是一种随波逐流——所有高校都在谈建设综合性大学,也是因为特色化办学之路根本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