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浸绿柏坡岭
2015年1月,西柏坡纪念馆走过60个春秋。
60年间,历尽千辛万苦,复原革命旧址、征集文物资料;60年间,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修改复原展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战斗;60年间,西柏坡的名字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传遍了大江南北……在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如今的西柏坡纪念馆已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馆,发展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本报记者 董子凝 通讯员 王彦红
冬日晴空下的西柏坡纪念馆闪耀着熠熠光辉。
历经数十年的风霜雨雪,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早已把自己当成名符其实的“西柏坡人”,纪念馆也发展成为今天教育内容丰富、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闻名全国的大馆——这其中积淀了西柏坡人太多的心血、汗水与喜悦,饱含了太多的光荣与梦想,燃烧了多少代人的青春甚至生命。
严寒的冬天,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依然燃烧着满满的正能量,令人顿觉热血沸腾。记者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这群西柏坡人,倾听他们讲述自己拼搏与梦想的峥嵘岁月,见证他们演绎的一曲新的“春天的故事”。
“大热天的,他穿着棉袄回来了!”
1977年6月,进入夏季的西柏坡艳阳高照,满目皆碧。突然,一道清脆的惊呼声在西柏坡纪念馆馆区外响起:“白馆长可回来了!但是大热天的,他怎么还穿着棉袄呢?”
大伙儿闻声赶来时,正好跟风尘仆仆的白占基打了个照面。只见他满面通红,汗流不止,冬季出门去北京征集文物时穿的大棉袄,此刻已满是灰尘、泥污,斜斜垮垮地披在他的身上。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怀中视若珍宝的文物,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当时出发的时候太着急,忘了带衣服。一回来我就想着先把这些宝贝拿给大伙儿整理,也就没顾得上回家……”
上世纪70年代,西柏坡纪念馆的各项工作逐趋平稳。大家反复思考的都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纪念馆,最基础的东西就是遗址和陈列。没有基础,何谈其它?纪念馆决定从基础抓起。一抓复原,二抓陈列。
为了保护革命遗址和文物,1955年1月,河北省博物馆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70年12月开始,在距原址北移500米,海拔升高57米的地方进行易地复原建设。一组具体的年份和数据,至今依然清晰地印在张辉的脑海中,当时,他曾任建设组副组长:从1970年冬天到1987年,整整17年的时间,复原面积达16440平方米,西柏坡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旧址初具规模。
旧址复原了,新建的陈列展览馆对外开放了,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走出去征集对观众进行教育的实物及资料。
“那时,单是馆里组织出去大规模征集文物就有两次。第一次是1975年冬天,我们到全国各地进行采访并征集文物资料,为期两个多月;第二次是1976年,馆里组织一行人重走转战陕北路。后来白占基馆长又一个人到北京多次征集、走访。这个时期征集的文物史料,奠定了西柏坡纪念馆文物史料的基础。”老馆长贺文迅的思绪拉回到了40年前,细数那些无法忘怀的往事——
所有的人都说,白占基是对西柏坡纪念馆做出巨大贡献的馆长之一,在这光环的背后,白占基是一个对工作很认真,又热情高涨的人。他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又不会说普通话,在北京举目无亲,但这些困难他觉得不是问题。凭着对工作的一腔热情,和对征集文物的迫切心情,他多次到北京征集文物资料。道路不畅通、语言听不懂、风餐露宿……他没有退缩:“我有两条跑不断的腿,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征集到更多的文物资料。”
通过各种途径,他找到了当年在西柏坡任行政处处长的陈心良。从此,在陈心良热心的帮助下,征集工作全面展开。当时他住在总参招待所,通过陈心良联系到了当年在西柏坡工作过的老同志及家属子女、工作人员。每一个相关的人都不错过、每一个看似有价值的线索都要追寻,白占基每天早出晚归,老领导、老同志一个一个地拜访,家属子女、工作人员一户一户地登门……白天他到处采访,晚上整理资料,有的不让记录,他就凭记忆。天气由冷转暖,他没有时间注意这些,一件件文物、一句句资料,促使他的脚步不能停下来,以至他六月从北京回到西柏坡,还穿着冬天从西柏坡出发时的棉衣。
凭着一腔热情和对工作的执着,利用将近十年时间,西柏坡纪念馆采访了当年在西柏坡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家属子女及工作人员共计200多人,征集到一级文物20多件,二级文物20多件,三级文物90多件,一般文物2000多件,填充了西柏坡纪念馆文物史料的空白,奠定了西柏坡纪念馆两个陈列史料的基础。运回来的文物,征集回来的资料,都及时地充实到陈列中、展览中,如有搞不清楚的地方,就请当年的见证人亲自过来指导。经过反复修饰,文物复原陈列,中共中央旧址基本上恢复了原貌,为西柏坡纪念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5月26日,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40周年纪念日,西柏坡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活动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曾经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老革命家、老同志们仔细参观了复原的旧址和新建的陈列展览馆,抚摸着仍存余温的文物,看着当年的会场、一张张战友们英姿勃勃的照片……他们又仿佛回到了当年在西柏坡战斗的岁月。
“拧成一股劲儿,一刻不停搞建设”
1994年,时任西柏坡纪念馆馆长的张志平,坐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的长椅上,眼前不断闪现出一幅幅深深刻入脑海中的画面: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西柏坡”三个大字的巍峨高耸的纪念碑;大门景“托起太阳”,二门景“当代风采”,大型瓷砖雕画“柏坡颂”,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民作战的雄伟壮观的群雕“气壮山河”;纪念馆的辅助陈列室里,新增了3个展室,不仅丰富了展出的内容,而且充分运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可以感受到三大战役的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听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教导;电视专题片《历史不会忘记》的画面;出动50多人到北京、太原、济南等地收集文物资料的场景……想起这一切的成就,他的心有所触动,过往的艰辛清晰如昨、不忍回首,却又是这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
当改革的春风在我国大地上吹得越来越强劲时,西柏坡纪念馆却并没有染上多少绿色。由于思想观念的滞后和受种种条件的制约,西柏坡纪念馆的各项工作明显落后了。1991年8月,张志平走马上任。心怀重托,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苦笑着接受了眼前的一切:两个二十年一贯制的陈列缺乏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服务设施有些落后了,资金拮据;作为专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还需思索新的宣教模式……张志平咬紧牙关,跟大伙儿齐心协力,说干就干!没多久,就出现了清晨青年集体跑操、晚上进电大学习班的崭新局面。
“1992年,西柏坡纪念馆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1993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河北省的大型纪念活动将在这里举行。但不管是修改、复原陈列展览,还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个资金问题。”张志平回忆到。他跟同事们商量的结果惊人地一致:决定勇敢地向前跨进一步,通过募捐争取款项。
那一年,为进京找那些当年在柏坡战斗过的老同志,在冰封雪飘的冬天,从西柏坡到北京,450公里的路程,他们开车走了整整11个小时。他们在北京住6元一天的地下室,中午在小摊上吃碗牛肉面,早晚泡一包方便面;与此同时,纪念馆所有的干部职工全部发动起来了,每一个人肩负着重托,分走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北到京津、南到福建,全国200多个单位伸出援助之手,成千上万的人们向柏坡,向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献出一份份爱心。他们当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干部、老红军,也有尚在拿压岁钱的小学生,甚至还有正在服刑期的犯人。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援,给这些西柏坡人坚定的信心和巨大的勇气,上下拧成一股劲儿,夜以继日地投入了修改、复原两个展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战斗。”张志平撇开其中的种种艰辛,轻描淡写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西柏坡纪念馆旧貌换新颜了!昔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象变成了今日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景观,旅游业迅速发展,收入也大大增加。西柏坡纪念馆打了一个漂亮的总体翻身仗,成为中国革命纪念馆中的佼佼者。
西柏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到1998年年底,景区内陆续建成了西柏坡石刻园、五位书记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雕像重新创作、升国旗台、两次修改完善了陈列展览,还扩建了宾馆、餐厅。西柏坡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面貌,短短的10年时间内,成为了一个在全国知名度较高、教育功能齐全、陈列展览先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俺们都沾了红色旅游的光哩!”
西柏坡村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也是闻名全国的红色旅游景点,村里的老人们常常轻易地陷入对过去的回忆里,年轻的一代,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之下,以更为现代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一代伟人的崇敬和热爱。“国家的政策好,这里游客一拨接着一拨地来,俺们沾着红色旅游的光,都发家致富了!”村民阎二鹏喜滋滋地念叨着,“俺们家除了用自家盖的三层小楼开了家庭招待所,还在纪念馆附近开了一间旅游纪念品店,近几年我又开了一家旅行社,一年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镜头转向2001年,那一年建党80周年,大江南北第一次掀起了红色旅游热潮。有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美誉的西柏坡当然不会错过这可遇不可求的良机。此时,西柏坡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西柏坡纪念馆把形象策划和营销这种企业管理理念大胆引进在西柏坡的宣传中,并加以创新和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时任副馆长的陈宗良说。这一年,共接待了社会各界观众60多万人次,日观众量最高一天达到2.5万人次,创下西柏坡纪念馆年观众量、日观众量人数新高。
随后,西柏坡改陈建设拉开了帷幕。大纲起草组的同志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查阅资料,征集文物,召开论证会,经常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出现僵局,论证会只能暂时休会。最终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完成了总体概念设计。
2004年6月开始,西柏坡纪念馆敏锐抓住建党83周年纪念日,重拳出击,在宣传上打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西柏坡”热。首当其冲,推出《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展》,在北京首展,随后的一年半里,西柏坡把巡回展推向全国,相继在上海、南京、长沙、张家港、广州、哈尔滨等地巡回展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18天共接待观众达25万人次,西柏坡的名字也随着巡回展传遍了大江南北。
西柏坡纪念馆还精心打造了西柏坡精神演出团,积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在传统讲解方式的基础上,在讲解阵地创新采用了歌曲、舞蹈、短剧、快板、小品等宣教形式,使观众喜闻乐见,有效提高了讲解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宣讲队队长姚军笑着说,他们在展览馆“半景画馆”定期为观众演出编排的有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阶级革命家指挥三大战役的舞蹈;在“军委作战室”用说快板形式叙说指挥战役情况。
自2008年西柏坡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至今,纪念馆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变化从没有停止过脚步。西柏坡火了,也着实让当地的老百姓心里热了,腰包鼓了。
作为西柏坡村的代言人之一,年近古稀的闫青海继续着那种乐在其中的山里人日子。闫青海在西柏坡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硬朗的身板,慈祥的面容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他年幼时被董必武夫妇救过命,后来也曾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由于他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勤杂工,干一些杂活。本该享福的闫青海不习惯京城的生活方式,一心思念着他的家乡——西柏坡。半年后,征得董必武的同意,他重新返回故里。前些年老闫花了十几万元买了一艘旅游船,家里的生活一年一个样儿。“我家的饭店生意以前可红火了,这房子就是俺们开饭店和旅游船挣钱盖的。这几年老伴儿身体不好,就把饭店关了门。现在我划船一年能挣个四五万元,女儿大学毕业,到纪念馆当讲解员也有快两年的时间了,这日子,舒心得很。”近几年,国家领导人每次来西柏坡,总要和他促膝谈心、话话家常,可他从不炫耀自己,绝不使用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照片来抬高身价、招揽生意。
如今的西柏坡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到这里参观瞻仰,建馆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观众2000余万人次。同时,这里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次次红色旅游的记忆,留在人们心中,历久绵长,永远鲜活。
西柏坡人都不说自己的贡献,把荣誉往别人身上推。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回顾纪念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成绩归功于那些曾经为西柏坡的发展付出艰辛和汗水而退下来的甚至离开人世的老同志、老前辈;归功于舍小家顾大家,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工作在这里的各位同仁;归功于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建设者和拓荒者的父母、丈夫和妻儿们。他们,是西柏坡纪念馆发展史上的无名英雄。人们无数次在西柏坡纪念馆门前驻足停留,思考,回望,这片土地经过西柏坡人不懈的努力,已成为大家心中不朽的精神家园。
初建陈列馆时,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
红色圣地,游客潮涌而至。
旅游旺季时的西柏坡人头攒动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