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晚回归联欢本意 家国情凸显中国梦
作为除夕夜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春晚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诸多意义。当然,其最基础的作用,就是在这个晚上的围炉夜话之外,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一点。
现如今,人们可能不大记得它的全名:春节联欢晚会。但很少人能再记得,这台晚会的基础功能不过就是“联欢”。春节是时间,晚会是内容,联欢才是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昨晚落幕的2015年羊年春晚,算是很成功的:主题看起来很鲜明——家和万事兴,很多节目都是围绕着家庭展开;内容看起来很接地气——连《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都能混搭亮相;创意很出彩——诸多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在舞台上展现。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很多人看完了,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共鸣点。换句话说,这就是“联欢”的含义。
春晚历年来都会就着家庭这一主题来做文章。但不同的导演,所体现的效果却并不一样。从今年来看,哈文对于“家”元素的把握已经比较成熟,并没有太多煽情,也没有刻意营造的热闹,但却依然让人感到温馨:几个小品都是家庭环境的布置;不少歌曲也都以“家”为主题。从节目内容上将“家”与“国”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凸显“家和万事兴”的同时,也将“中国梦”的概念融合在其中。
这种融合看起来并不生硬。因为春晚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就是将各种节目以最接地气的形态呈现到大家面前。都说众口难调,但在无法像前几年那样靠网络词汇来吸引公众的时候,春晚的诸多节目还是找到了突破口:用高科技和明星吸引年轻人,用传统的段子挽留老观众。所以,我们看到了微信秀全家福,我们看到了八极拳冠军张震,我们也看到了冯巩蔡明等老面孔继续抖着我们熟悉的、符合人们对他们一贯印象的包袱——比如蔡明的毒舌,冯巩的“想死你们了”。
在融合之外也有创新。跟往年相比,今年的春晚对于传统文化元素格外重视。甚至连非遗元素都出现在其中,李宇春演唱的歌曲,除了将四 大名 绣得以立体呈现,在技术上更是利用了全息投影技术,4个李宇春真假难辨,挥挥手却都带起一片云彩——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才是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
当然,作为观看春晚的最主流的群体——中老年观众,对于这些文化细节的共鸣,显然不如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直接反映在晚会中。相比于以往,今年的春晚做得最为到位,几个以“反腐”为主题的语言类节目,不出意料地成为了网络上讨论最多的节目。既然“打虎捉蝇”已经成了中国2014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广大观众在春晚的反腐相声、小品中看到了对正气、正能量的弘扬。我们更有理由期待,明年的春晚,后年的春晚将看到更多与自己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件被搬上这个全国人民的晚会舞台,我们将更深地感受到“联欢“的本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