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自主招生看论文需防“关系渗透”
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女生小张凭借在《鄱阳湖学刊》发表的一篇论文《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通过了今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初审。不过,近日有网友发现,论文第二作者是其母亲吴宁,吴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因而怀疑论文系母亲代笔。吴回应称,相关论文是女儿自己写的,她参与修改,“我们是经得起检验的。”(6月4日《新京报》)
吴教授此番回应,说得轻巧,像一根灯草。实际上,论文是否货真价实,是否真地出自小小少女之手,那不是靠自话自说能解疑的,而得经过自主招生的大学组成专家进行现场答辩,权威认定。吴宁也说了,她的女儿小张,生在书香门弟,从小就爱读书。俗话也说,有志不在年高,虽然小张的确也有写出《安德烈·高兹的非物质理论》这种特别专业的“高大上”论文的可能,但仅仅从相关报道即可看出,这种可能性似乎比较小。
首先,报道称,小张的个人简介中明确标注了“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个搞社科研究的少女,怎么突然又跨度巨大的搞起了跨学科的学术性很强的非物质理论。这样的跨度吴教授没有诠释和旁注,难免让人生疑。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子,真地会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如此执著的、浓厚的兴趣?再者,颇为巧合的是,吴宁就是搞这个研究的学者。前述这篇论文与母女联合署名发表在《学习月刊》上的《论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发表时间均掌握在教育部要求各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公布今年招生简章的截止日期即2月底前。精准计算,多重巧合,不得不让人心生疑窦。
如此精心的巧合,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论文弄虚作假的背景。这方面的景象是,“花钱买论文”“花钱发论文”“出钱购版面”“出钱请推荐”……可以说,有关系、有门路的,各显神通、八方逢缘。局地的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条或明或暗的利益链,于此背景下,“母女连心”发篇论文,确非难事。何况在高考这种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上,花点版面费就可以发表论文,并通过自主招生的初审甚至终审,这种买卖当然“成本低、见效快”。当然,这只是一种怀疑,如果终审的论文答辩能强调专业性、权威性、透明度,拒绝与防止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身份的吴宁的“关系渗透”,那么终审时有效甄别小张的论文是否存在母亲代笔的情况,想必不难。大多数网友也和笔者的想法差不多,希望这种怀疑并非事实。
不过,如果最后证明小张确非论文的第一作者,而是爱女心切的母亲代劳,那么,这一事件理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反思和警觉。补齐短板,校正制度,不能让“灰色关系”在这一领域违规渗透,及至有损高招公信力,让本就饱受公众诟病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再度蒙上一层“不公之尘”。推进高招改革的过程中,当然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腐化现象,但我们只有在解决问题、惩治贪腐、阻断灰色利益链的过程中推进改革,这样才能让自主招生脱离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