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创刊20周年】时评:守望的责任与姿态
“真正的未来不是靠单面的情绪,而是建立在冷静的思考和不轻易否定任何声音的态度之上。静心思考问题比依靠过去语境下的经验框定问题要更富实效。”
即便过去了13年,我依然清晰记着燕赵都市报时评版发刊词中这段话。2003年7月31日,燕赵都市报时评版诞生,“零度、情怀、宽容、建设”的理念印刻在版面上,这是我们创办评论版的价值坐标。
评论的底色
大概从2003年起,时评在都市生活类媒体成为潮流所向,各家都市报几乎都开设了版次显著的时评版。2003年,成长7年的燕赵都市报已在国内同类媒体中出类拔萃,她激浊扬清,仗义执言,“关注国计民生,关心公平正义,关爱弱势群体,关怀社会和谐”的“民生立报”底色也一天天坚定起来。
所谓坚定,便是它对弱势群体如何得到平等的机会、平等的权利而言。新闻可以改变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而时评却从这纷杂的人和事中厘清概念、获得价值判断,并将这种价值判断予以强化达成共识进而更深刻地推动社会进步。因此,为各阶层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思潮提供沟通平台,以便去伪存真,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合力,成为每一个责任媒体的必然之选。燕赵都市报时评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如今,时评之于燕赵都市报,早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和独特品牌,在读者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版面,关注世俗而不媚俗,贴近生活而不被动应对生活,体察民情而不煽情。
时评版开办之初,我们就强调要为读者奉献深刻、新锐、个性的评论,不跟风不浮躁。这么多年,时评版一直没有远离读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选题一直保持着“公共性”的品格。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空间,评论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那些家长里短或者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也是个人历史的组成部分,但它所影响的只是“我”而非“我们”。“只有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新闻,才是重大的新闻;只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并仍在持续发展中,有可能酿成更为变动的事件,才真正具备被评说的资格。”所以,这么多年,我们最重视的是言论视角的选择——— 所“评”是否关系公共利益的新闻,所“论”又能否对增进公共利益有所裨益。
如果说选题的“公共性”打造了燕赵都市报时评的底色,“开放性”则是促其生长的动力。燕赵都市报时评版打造的是一个平等、开放的舆论平台,时评恪守的“开放”,首先以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与倾听为基础。文明社会以理性沟通为前提,以平等博弈为秩序,以关怀弱势为情怀,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社会成员的相互倾听,特别是那些“声音不大”的个体和群体的声音。
这一切的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建设”。建设性,是燕赵都市报时评版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希望,时评版的善意批判和冷峻思考能够成为一种建设力量。
表达的姿态
一个开放的社会,自然应该有公众发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没有权威,没有霸主,没有身份的差异,只要有道理且能自圆其说,这样的声音就应该得到传达。可以说,各家媒体的时评版一直在承载这样的功能。历练、熏陶,越来越多人有了发言的欲望,公众的权益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文本的时评,自然也开始呈现出缺憾。
比如,时评八股化。新闻评论在话题上本来就有同一性,从文本上看,开头先引用一大段新闻由头,然后再开始“总分总”或“正反合”式的论述,千文一面的情况非常常见。
比如,网络自媒体时代,人人急于表达,“语出惊人才能吸引眼球,回归常识却无人喝彩”的情形比比皆是,“表态先于判断,判断先于思考”的表达态势越来越严重。
在这样的情势下,从2012年起,燕赵都市报时评进行了多样化的改革,试图创造出一种更立体、更多元也更有趣味的说理空间。尤其是在自媒体喧嚣的时代,责任媒体所要担负的就不仅仅是观点的传达,更要培养、引导受众观察社会的正确姿态。
纷杂世事,很多情况下,评论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再是仅仅形成一个是非明确的观点,它应该给受众提供更多看问题的角度,让受众能更好地了解我们所遭遇事件的全貌,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七日评”“舆论场”等栏目的相继开创,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期望以一种更开放的姿态评论我们正遭遇的一切。
将近13年的时间,燕赵都市报评论版的“款式”或许在变,但她的精神内核依然保持着当初“零度、理性、情怀、建设”。在评论的路上走得时间越长,我们愈发明白,作为一种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独立的认识远远不是质疑一切,网络喧闹的时代,很多看似正确的见解和观点,他们所争取的往往是更多“转发”和“点赞”,争取的是一种舆论场里的认同,而不是真相。而思想的独立,并不在于其表达的观点是否新颖,而是表达者是否有稳定的价值观以及缜密的逻辑。
当今时代,并不缺观点。事实上,每个人都在以守望者的姿态观察评说着这个社会。这种积极的介入姿态让人欣慰。但需要自持的是,如何才能不被喧嚣的舆论左右。这是每一个观察者努力的方向。
未来的日子,燕赵都市报时评版将依然陪你一起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