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旱情】“七月十五定旱涝” 抚宁县大田作物严重减产
走基层看旱情,今天我们走进秦皇岛,民间谚语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然而,进入阴历六月以来,抚宁县连续四十多天没有有效降雨,严重旱情使大田作物减产。
在抚宁县大新寨镇前朱家峪村的农田里,正处在灌浆期的玉米本应一片绿色,可放眼望去,整片的玉米叶都枯黄了,有的甚至没有结出玉米捧。旁边的地里种着花生,拨出几颗花生秧,果实寥寥无几。记者用铁锹挖了20多厘米深,土层里没有一点水分。
前朱家峪村村民孙友平:我看连一成收成也没有。
记者:自己没想过有什么方法吗?
孙友平:那有什么法啊,旱呢。
旱田作物是靠天吃饭,收成好每亩收入最多1000元,如果自行灌溉每亩一次的费用在60至80元之间,收获的玉米都顶不上浇地成本,降低了农民的抗旱积极性。
前朱家峪村村书记孙井财:离水近的地方就浇点水,远的话浇不起。
前朱家峪村属于丘陵地区,村内3000亩耕地有5眼大口井、2座小水塘,这些水源大部分用来保障果树灌溉用。
前朱家峪村村书记孙井财:因为现在地上水、地下水也缺,现在这些水仅维持一般的苹果树浇水,果树这块也要大量的减产,眼下苹果还行,不至于绝收因为有这个水库还可以,大田作物就是全部要绝收。这么多年也没有这么干旱过。
像前朱家峪村一样,抚宁县北部多以丘陵地为主,农作物都面临减少。
抚宁县农牧局农业生产股股长杨桂敏:随时三成以上的,从各乡镇统计的数据上来看,成灾面积已经达到27万亩,占耕地的50%。
目前抚宁县农技人员走田间地头查看灾情,指导抗旱保苗技术。
抚宁县农牧局农业技术站站长丰小强:能喷灌的浇水的就进行浇水,保证后期有一定的产量。从政府部门应该创造机会,能进行人工增雨就人工增雨,从农机补贴方面农业机械,尤其是小型的喷灌设备方面能进行农机补贴,这是一个比较利民的一个措施。(秦皇岛电台记者刘震、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