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效果明显

02.12.2014  10:46

接受举报1800多件 有效遏制失德失范行为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2014年11月4日,江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在南昌成立。至此,全国已成立新闻道德委员会的试点省市和机构已达16家。试点开展两年来,各试点省市和产业报行业报道德委立足自身实际,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多方面探索新闻道德建设路径,推动全国新闻道德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试点扩大至13省市

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是新形势下加强新闻队伍建设、解决新闻界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2013年,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湖北5个省市作为首批试点,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以来,第二批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黑龙江、福建等13省市,中国产业报协会也成立了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不断强化新闻道德委员会的作用。

各试点省市在工作中注意突出“举报查处为重点、惩治引导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把接受群众举报、查处新闻失德失范行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浙江省建立新闻道德“负面清单”,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严肃查处,通报惩戒,截至目前累计接受各类举报1800多件,有效遏制了新闻敲诈、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等不良之风,提高了新闻道德委员会的约束力和公信力。

重点查处通报一批典型案件

新闻媒体加强自律,是推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各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通过重点查处通报一批典型案件,对当地新闻媒体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促使当地媒体主动与新闻道德委员会对接工作,自觉建立完善本单位内部自律制度。

浙江省151家媒体负责人签订了《浙江媒体新闻道德自律公约》;陕西华商报制定了被称为“天条”的《新闻采编人员行为规范》,采编人员一旦触犯“天条”立即处理,做到“零容忍”;湖南广播电视台和浙江卫视还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引导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勇担社会责任。

新媒体同样要保持职业操守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规范新媒体的新闻道德失范问题,成为多地道德委试点工作的新课题。今年10月1日,一家网络视频媒体在对上海绿地申花队与江苏舜天队足球比赛赛事播报过程中,出现了解说员用不文明语言诋毁、歧视球员的情况,引起网上一片哗然。

事后,当事媒体做出了开除相关责任人和进行微博道歉的处理,上海市道德委积极进行督导教育,要求该媒体认真落实整改,对方积极响应。这件事为新媒介形势下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带来新启示和思考:与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体同样需要执行新闻道德规范,保持职业操守,新闻道德委员会有必要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管和督导。注重教育培训是引导新闻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行业自律的治本之策。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