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当好新闻队伍“净化器”

15.12.2014  03:46

严厉惩治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5起重大案件……河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自2013年5月成立以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协调联动省公安、出版广电等多部门共同清理新闻队伍害群之马,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在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人员一边接听投诉电话,一边认真的记录举报内容。

工作人员:“你好,这里是新闻道德委员会,您有什么要反映的?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我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在中宣部、中国记协的指导和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建章立制,在媒体统一公布了举报电话,网上举报平台,同时安排专人受理投诉举报,出台《关于对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办法》,方便群众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进行监督。

市民刘女士:以前不知道去哪里解决这些问题。有这么一个平台,一种渠道,确实方便老百姓去反映问题。

一方面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我省建立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形成打击新闻失范行为的合力。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金雨指着电子邮件里准备发给省公安厅的举报材料,告诉记者,道德委设委员18名,包括新闻行业代表,工商、教育、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界和金融界人士等。对重大新闻敲诈和编造传播假新闻的案件,成立联合调查组,多部门协同开展调查,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张金雨:接到举报电话之后,我们首先进行初步的核实,有没有这么一个人,是什么部门。然后看看严重程度,他是违纪违规违法来由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查处,在查处过程中新闻道德委进行督促,监督。根据案件的性质约请道德委员参加评议会。

省律师协会副会长侯凤梅就是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之一,她多次参于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的例会。

侯凤梅:我参与了一些工作,更多的是从法律人这个角度来发挥作用,比如参与文件包括章程这些的研定,我想我以后还要做一些调研工作,从调研的情况在委员会里面多提一些建议和意见。

从2013年5月成立以来,共接受新闻类事实举报15起,向社会公开曝光了中国工业报河北记者站违规案件,《张北报》违规出版发行案件,马雪鹏等人假冒记者涉嫌敲诈勒索案等五起典型案件,有效震慑违规违法行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目前,我省正在对多起典型案件进行调查核实,适时将再次公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