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生态合作新样本京津冀携手同拾绿水青山

11.03.2016  11:47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下发;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两年间,产业、交通、生态等三大率先突破,引领这片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的土地走向协同发展。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投入不足,水源如何丰沛?近30年来,京津冀水资源量减少113亿立方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缺水,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最大制约。

  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连锁反应。水量小—水污染—水短缺,恶性循环。森林—湖泊—湿地减少,一个个盛水的“”变小,水安全亮起红灯。

  “水病”似血脉不通,雾霾致呼吸不畅。2013年,京津冀的空气质量一半以上时间不达标,北京重污染天气比例16.2%。卫星云图上的“灰锅盖”、显微镜下的霾颗粒,一次次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

  值此背景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京津冀三地的共识。从保护区域水环境,到共同防治大气污染,从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到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廊道,京冀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一年来,三地在协同治污方面不断摸索,做到了“1+1+1>3”。

  在大气治理方面,通过前期的尝试和摸索,2016年3月2日,面对新一轮雾霾的袭来,北京、天津、廊坊、唐山、保定、沧州六市首次统一实施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同步发布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启动Ⅲ级响应措施。预警标准的统一,为三地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奠定了基础。

  水污染防治方面,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环保部门日前刚刚签署了《京津冀凤河西支、龙河环境污染问题联合处置协议》,正式建立京津冀凤河西支、龙河水环境污染联合执法机制。这一协议的签署,对进一步防范跨京津冀凤河西支、龙河环境水污染纠纷和突发水污染事件的管控,有效预防与处置跨京津冀流域水污染突发事件,确保区域内的水质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如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却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众多业内人士建议,由国务院牵头会同三省市成立区域污染协同控制委员会,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制定区域污染防治条例,同时在地方法规中增加区域联防联治内容;研究建立京、津支援河北省重点城市的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污染防治统一执法机制,制定统一的执法细则;建立区域绿色生态考核体系,率先实行差别化绿色生态考核试点。

  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三地政府要坚持同一个规划,同一个标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认为,只有做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环境执法一体化,才不会出现某地规制放松、污染严重的情况。

  可喜的是,“目前津冀已探索建立引滦流域的水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河北省境内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的保护力度。”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刘洁介绍说, 自2009年以来,天津在滦河流域,持续对河北省清理网箱养鱼、北方沙治理、生态涵养以及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相信,随着生态补偿、对口援建、产业帮扶等政策的实施,京津冀“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梦想将不再遥远。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