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画从石家庄走向世界

16.02.2015  10:41

  

■本文作者采访著名画家冯真。

  莫朴

  《清算图

  金浪

  《光荣军属

  彦涵

  《民兵爆破

  邓澍

  《学文化

核心提示

诞生于战争年代的革命新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创举。从抗战时期到建国前,战斗在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响应毛主席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与武强年画艺人结合成立了“冀中年画社”、“大众美术社”,形成新木刻与民间艺术结合的一支劲旅,江丰、古元、彦涵、罗工柳、阎素、吴劳、力群、冯真等一大批艺术家,深入火热的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传世名作。

革命新年画与石家庄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抗战新年画”在这里兴起,“冀中年画社”在辛集组建,“大众美术社”在石家庄成立。笔者致力于解放区革命年画的搜集研究,并寻访到多位历史当事人,把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呈现给读者。

□王律

抗战烽火中诞生的新年画

1938年秋天,晋察冀边区美术工作者阎素借用传统年画套印方法制作的《打日本打汉奸》抗战门画,颇得群众赞赏。随之,战斗在石家庄的西战团著名画家徐灵利用民间年画“天官赐福”的形式,刻了装饰性很强,以大红大绿、吉祥喜庆为特点的《抗日光荣》、《立功喜报》,并在春节临近时在灵寿陈庄集市上出售,曾轰动一时。

解放区的画家们还在吸取借鉴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几经探索和研究,为配合军事胜利,创作了《木刻捷报》,利用封建社会状元及第的报喜形式,把抗日英雄模范“立功喜报”写上英雄姓名,许多村由当地政权带领群众敲锣打鼓作为新年礼物赠送给军烈属、功臣家属,使革命新年画成了宣传抗日、鼓舞抗日的武器。

华北联大成立年画研究社

1947年,华北联大文艺学院迁到辛集办学,在联大美术系主任江丰建议下,经冀中十一地委批准,成立了“冀中年画研究社”,社址在辛集北门里的皮件厂院内。年画社又从武强招聘了郝云浦、张福旺、任大黑等多名画、刻、印、裱技术顶尖的工人,联大师生吴劳、彦涵、莫朴、姜燕、冯真担任创作任务,提供画稿。

多年前,笔者在北京采访了88岁高龄的中央美院教授、著名版画家彦涵,他介绍说:“1946年冬,华北联大来到束鹿县,美术系主任江丰派我和吴劳、姜燕三人去武强南关考察,并带回旧年画木版两块,此外还组织年画创作教学,学生中以冯真的《娃娃戏(打老蒋)》最能博得人们的喜爱”。

当年影响较大的作品还有《夫妻识字》、《白毛女》、《翻身图》、《支援前线》、《选举》等,把严肃的革命主题与传统年画的娱乐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将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融为一体,以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画面,生动地反映了边区军民如火如荼的对敌斗争、政治生活、参军支前、土地改革等重大题材,对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战火纷飞和年画物资十分匮乏的条件下仍刻印发行了新木版年画38万份。1947年周扬在晋察冀边区文艺座谈会上说:“去冬美术工作者与武强民间画业合作,创作了11种年画,销售近40万份,这可以说是美术运动史上的创举。

1948年8月华北联大在正定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进京后,华北大学美术系师生组建了中央美术学院,并抽调干部教师南下筹建浙江美术学院,成为新中国美术的奠基者、开拓者。

创建第一个专业美术出版社

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年画社和联大研究决定,立即派莫朴带领6名同志组成美术宣传队,去石绘制大型宣传画。不久华北联大搬到正定,与此同时,年画社由冀中新华书店接管。为贯彻华北局关于成立独立的美术出版机构的决定,华北联大美术工厂与冀中新华书店年画科合并,1948年秋,在石家庄成立大众美术社(初期称华北美术社),此外,辛集新华书店印刷厂的石印设备和技

术人员也奉命调往石家庄,为新成立的大众美术社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方人马汇合后,力量更为强大,于是又一次展开了革命年画的刻印工作,到年底共出版30多种木版新年画,两个月时间,就印制了60多万份,如《娃娃戏(打老蒋)》、《参军》等,受到广大新解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大众美术社创建初期社址在同庆街14号,北房楼下是印刷车间,楼上是设计工作室,除了保留部分木版水印外,主要是石印,而且从手工印制发展到电动机器石印,因此大大提高了印量,四色套印一天能印五、六千张,另外价格低廉,于是很快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随着华北几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和大军南下,新年画也从原来主要在冀中根据地几个县发行,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除了印从解放区带来的年画,当时为了配合战争新形势,又创作了《渡江》、《攻城图》等作品。

大众美术社进京接收荣宝斋

笔者珍藏的革命新年画大部分是石家庄大众美术社印制的,其中有李琦的《拖拉机手》、王淑晖的《好娃娃学文化》、秦萍的《买耕牛》等,大都反映了建国前后恢复生产、移风易俗的动人场面。大众美术社作为建国前我党领导的最早的专业美术出版社,为革命年画的成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新年画最终走向全国。

北京解放后,大众美术社经理邹雅带领许多木刻家和年画艺人参与接收荣宝斋,印制了《新年画选集》,使这一具有鲜明革命色彩的艺术奇葩得到了首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赞誉。

发现原藏欧洲的新中国年画

1950年初,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办“一九五○年全国年画展览会”,选录其中获奖作品26幅,有张仃、黄胄等名家画作,也不乏尹瘦石、李琦、姜燕等华北联大画家的佳作,均由荣宝斋的原大众社年画艺人雕版,采用中国传统木版水印方法套色印制。色彩艳丽,人物生动,品相完好。图像生动,套色艳丽,代表着新中国之初木版套印最高水平。

笔者从今年北京中国书店秋拍会上重金购得的此套新中国年画,为德国艺术收藏家李特克收藏,每张均有李特克手书编号,并附李特克打印德文清单3张。另有1961年德国德累斯顿以此为素材出版的《新中国年画》出版物1册。都是革命年画艺术开始走向世界的珍贵见证。

李特克(Gerhard Pommeranz-Liedtke,1909-1974),前东德艺术策展人、魏玛艺术收藏院院长。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政府帮助下成功举办多场中国年画、宣传画及碑帖展览,著有《新中国年画》等。其展览所用荣宝斋木板水印年画、杨柳青年画等均由中国政府指派的专业人员为他整理,并直接寄送给他。

笔者多年来搜集了数十幅石家庄大众美术社1948、1949年刊印的解放区新年画,这些珍贵作品见证了新中国美术从这里走来。

(作者为中国藏协书报刊委副主任、石家庄第八届优秀社科青年专家)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