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冲破藩篱 滚石上山
冲破藩篱 滚石上山
——看文安县如何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
河北新闻网通讯员 张永亮 王 猛
河北日报记者 孙占稳 解丽达
不少人说,文安县近年来发展步履维艰。“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幅不到10%,与省内先进地区的差距变大了,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也难以媲美。
熟悉内情的人却讲,文安的进步来之不易。治污染、祛痼疾,建园区、辟新路,优环境、蓄后劲……招招直击发展的关键。突出重围,文安悄然踏上绿色发展的新起点。
“我们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点。”文安县委书记李克良坦言,只有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文安才能赢得未来。
啃下污染治理的硬骨头,坚决告别“肮脏的GDP”
穿行在文安大地,空气中再也嗅不到清洗废旧塑料的刺鼻气息。这气息,曾在文安大地上弥漫了长达30年之久。
东都环保产业园废旧塑料加工区内,邓胜利和工人们一起忙着处理新到的原材料,切割、清洗、破碎、装袋。一个上午,库房内的成品堆又高了一层。
家住赵各庄镇尹村的邓胜利,干废旧塑料清洗十几年,那里曾是文安废旧塑料清洗行业的发源地。四年前,在震动全县的废旧塑料整治“环保风暴”中,邓胜利从尹村把塑料加工厂搬进了东都环保产业园。
文安是京津周边最重要的废旧塑料产业基地,全县8个乡镇上百个村街从事塑料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严重的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清洗废水乱排,废旧垃圾随意焚烧,坑塘变成了臭水坑,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刺鼻气息……
野蛮生长的废旧塑料清洗,已成县域经济的一颗“毒瘤”。2011年,文安打响废旧塑料清洗行业整治攻坚战:全县3790家废旧塑料清洗户一律断电停产,未经批准的废旧塑料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县境……
彼时,国家“环保风暴”尚未如今日之猛烈,上级亦未要求文安整治塑料清洗。禁令一出,全县哗然:等待观望者有之,托人说情者有之,网上骂街者有之,煽动上访者有之。
“有污染的GDP、财政收入,一分也不能要。”县委、县政府态度斩钉截铁,必须啃下污染治理这块硬骨头。
塑料清洗户入区进园,污水集中处理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发放财政贴息贷款1.56亿元,帮助转型户寻找致富新门路;举办几十期就业培训班,数千群众接受免费技能培训……政府大力帮扶,绝大多数塑料清洗户另辟就业新路。邓胜利说,如今全县干塑料清洗的,也就剩下东都园区内的这几十户了。
每逢周末,赵各庄镇东营村的百亩荷塘都是人头攒动。东营村200多户群众,9成家庭过去干塑料清洗。整治之后,16户群众搞起了高鑫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几经周折扩展到百亩规模,不仅经济效益不错,还成为十里八乡的一景。游客越来越多,头脑灵活的乡亲们又搞起了水上餐厅。
放下“塑料碗”,斩断污染源,文安环保攻坚战一个连着一个。塑料行业整治初战告捷之后,他们又相继打响了小电镀污染治理攻坚战、人造板企业污染治理攻坚战、燃煤小锅炉污染治理攻坚战、河流坑渠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县5000多家企业和污染源一一“过筛子”。这几年,文安投入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超过10个亿。
啃下一块块污染治理的硬骨头,告别“肮脏的GDP”。古老的文安洼,开始重现昔日碧波万顷、鱼米之乡的秀美风光。
今年的“5·18”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上,来自文安县朝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3D打印机,出尽了风头。“这是盛尔沃— S330型打印机,可以用石墨烯粉、陶瓷粉、PS粉、尼龙粉等多种原材料打印,是我们的拳头产品。”9月5日,公司董事长马荣泽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马荣泽值得自豪。搞3D打印机之初,没人相信文安这“土窝窝”里能飞出一只金凤凰。从普通的金属制品加工企业蹒跚起步,到在北京建起技术研发团队,新申请专利超过10项,变身全省首家工业3D打印机生产企业——朝顺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蝶变”令人惊喜。
让文安大地飞出更多金凤凰,让县域产业增“高”变“绿”,文安努力为经济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建起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每年投入近百亿元技改资金,“十二五”期间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86家,20家企业成为“科技小巨人”……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文安干部群众冲破思想藩篱、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的坚定脚步。
有着27年历史的日上集团,是来自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16亿元,他们在文安建起了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短短三年,企业产量翻了一番。
年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的渤海商品交易所,是国内“互联网+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的最大平台。6月12日,渤海商品交易所文安板材电商交易平台启动,文安成为国内唯一与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的县域,全县2000多家板材生产企业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一手抓科技创新,提升主导产业科技含金量,让科技创新成果遍地开花;一手抓园区经济,力促经济集约、高效发展,打造经济腾飞主战场。
这几年,文安先后建起了文安工业园区、文安经济开发区、新桥经济开发区三个省级园区,成为全县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告别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小作坊生产模式。
绿色、高端的产业新力量,在文安大地上破土萌芽,奋力生长着。“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15.4%……文安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发展后劲一天天壮大。2015年,全县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2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由44位上升到34位。
“文安经济已度过最为困难的时期,开始稳中向好。”文安县县长刘雪松说,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8.35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6.3%和33.5%,为近五年来的同期最高。
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用最笨的功夫破解难题
时至今日,环保、公安、供电等部门依然坚持联合执法,严防未经批准的废旧塑料进入当地,并防止废旧塑料行业反弹。废旧塑料整治“环保风暴”至今已五年,文安县一刻不曾放松。
“我们转型升级、治理污染的任务太繁重,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李克良看来,缩小与先进县市的差距,文安县需要付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艰苦努力,需要用“钉钉子”精神抓好每一项任务落实。
茂林掩映,芳草萋萋,碧波荡漾,微风习习。9月上旬的文安鲁能生态区,处处令人心旷神怡。湖心度假酒店、葡萄酒文化体验基地等项目,正在进行内部精装修;生态区内的河道湿地,已是水草丰茂、鸟鸣啾啾。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路一桥,都浸透着界围农场干部们的心血和汗水。”文安鲁能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友说,鲁能项目顺利实施,离不开项目所在地界围农场的鼎力支持。
投资98亿元的鲁能生态区,是利用文安生态优势引来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也将成为文安进一步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可谓“一举两得”的好项目。服务好鲁能生态区项目,界围农场组织了近20人的专门班子,农场党委书记陈德永牵头,24小时为项目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抓好项目建设,推进转型升级,苦功夫、笨功夫最见实效。”刘雪松说,笨功夫坚持数载,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就变成了工作常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就成为了落实标准。
文安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4条、354.9公里,多数坑塘河流水质超标。文安人拿出当年闯市场的韧劲,河流一条条治理,坑塘一个个“啃硬骨头”。终于,他们完成了55个水质超标坑塘的综合治理,并建立河长、段长、点长负责制,全县所有坑渠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环保长效监管机制,他们把全县1037平方公里划分成389个三级监管网格,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三级网格环境监管机制,18个环保所(分局)下沉到乡镇,24小时严打环境违法行为,不让一个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逍遥法外。
实施生态建设,建设“绿色文安”,他们启动“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建设,制定出10年的发展规划,一年一步扎实推进。他们活机制、引民资,不栽一棵无主树,不造一片无主林。三年时间,全县造林20万亩、1200万棵,是过去10年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