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刚:浅析“四风”之官僚主义
截至6月30日,90%的地市、50%的县已召开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地各单位压茬推进,不抢时间、不赶进度,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据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到如今,已经到了很多基层领导同志需要写对照检查材料的阶段了。而笔者所接触到的基层领导同志中,不少人认为对照检查材料中所提到的问题和自己根本靠不上边,无从写起;而更多的基层公务员同志心中更是带着情绪,认为如今的公务员领着极少的工资,顶着极大的压力,做着极多的事,却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理解,遑论“官僚主义”?又如何反思 、自省“官僚主义”?乍听之下似乎有几分道理,但细思过后却发现并非那么回事。
很简单,若真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公务员的生存环境堪忧,那么缘何公务员报考、竞聘的人数逐年增多,而辞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故而,笔者认为这问题还是出在大家对“官僚主义”认知的不足上。
何谓“官僚主义”?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独断专行。纵观古今社会,官僚主义一直存在,从未彻底纠正过。或许从一开始是“官”的侥幸心理任由了官僚主义的发展,而现今,则是社会的习惯放纵了官僚主义的存在。一位历史学家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不是封建主义,二不是资本主义,三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官僚主义”。尽管他的说法有失偏颇,但官僚主义在中国确然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存的。如工程师不单为“工程师”,更是享有正科级称谓;无论正式场合或其他,对公务员的称呼一定得对应他的级别和职务,例如某某书记、某某主任,才能以示尊重;还有那些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礼仪:按级别开会排座、按级别接待、按级别谈话讲话、甚至于对某公墓安葬都设有级别限制……级别和“官位”充斥着整个社会,从未变更过,这些都是“官僚主义”!但当这些成为一种常态文化,我们反而认不清自己,让“官”有了存在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模糊了“官僚主义”在整个公务员体系中的存在感,让一切看起来那么自然。
就思想上而言,“官僚主义”的根源就是来至于两千三百多年的封建社会给整个中国留下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 “官本位”思想。不管是一般群众还是公务员自身,在如今的社会中普遍认为“公务员”这一称号就是价值的体现——体现在明面上的受益,也体现在众口不宣的“附加值”上;而目前,附加值即将被取消,一众“公务员”所依赖的优越感即将消失,所以“公务员”们委屈了、失望了、倦怠了,从心理上拒绝反思自身的不足,同时表现出了各种“不适”,甚至发出了“当官没意思”的各种“杂音”。
就本质而言,一直以来中国官员都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具有参与制定国家政策或地方政策的决策权,以及自由分配手中国有资源的决定权;而围绕这些权力所产生的肮脏交易,让“官员”们的自我欲望不断膨胀,甚至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格,这是官僚主义的本质。纵观古今,无论哪个时代,滥用职权、贪污腐败其实质都是掌权者的“官僚主义”思想走到极致时的必然结果。也正是由于这少部分人的存在,让“公务员”们在国民心目中又是个很尴尬的形象。
就现实状况而言,中国有种最具戏剧性的景象,即,平民百姓时常义愤填膺地骂“官”,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都希望成为“官”。在整个过程中,骂官的缘由很少是出于正义感或忧国忧民,而多半是情绪的喧泄和心理不平衡的表现;因为“官”,意味着权力、意味着金钱,意味着种种希望得到的一切。所以,平民百姓一方面恨官骂官,一方面又热切地希望挤进官场,得一些益分一杯羹,反而为官僚主义的存在创造了大环境。
因此,要想改变这些弊端,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现阶段我们能着手做的,也是公务员们必须做的,那就是清晰的自我定位,从习惯的认知入手,肃清自我的“官僚主义思想”,摒除自认是“官”的态度,融众亲民,才有让社会重新定位“公务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