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融入文化元素建设馆陶美丽乡村

07.02.2015  12:21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通讯员王华美 记者杨倩)近日,我们来到馆陶县寿山寺乡寿东村,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映入眼帘:“中国梦”、“公民道德规范”……昔日脏乱差的村庄,如今变得环境优美、艺术气息浓厚,让人赏心悦目。

    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馆陶县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村庄面貌改造提升中。目前,该县已建成“粮画小镇”寿东村和“教育小镇”王桃园村两个试点村。

    “粮食画”是农民用绿豆、芝麻以及草籽等植物种子制作而成。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寿东村将“粮食画”作为展现村庄风格的主线,打造具有乡村风情的“粮画小镇”。“我们按照‘一条胡同一种意蕴,一砖一瓦一段诉说,一幅粮画一次感叹’的思路来重点打造村子。”寿东村第一书记于兴峰介绍,寿东村以“粮食画”创作为产业平台,以陶山粮艺公司为加工基地,积极引导村民加工制作“粮食画”。

    该村为每条胡同都取了名字,设置了别致的路牌,如乡愁街、致富路、粮画胡同等。村里废弃的老井、辘轳、磨盘等都保留了下来,不仅装饰了胡同,也为年轻一代了解老一辈的乡村生活保留了实物。

    村内院墙有些统一粉刷成灰顶白墙,有些则保留了极具北方特色的泥土色砖墙,有的墙头还覆盖了干草用作装饰,古朴乡韵十足。

    为凸显“粮画小镇”这个主题,该村主街主路两侧的墙壁都绘制上了艺术感浓郁的“粮食画”。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该村将村里高大的围墙进行了加固,同时将其做了分格,避免了平直,符合“曲则有情”的审美观念。中间辟作文化风景墙,以“春耕图”、“年画图”等“粮食画”体现寿东村悠久的历史,展示丰富的“”文化。

    “粮食画”已成为寿东村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线。目前,全村已有26位“粮食画”制作师,“粮食画”加工户30户,户均增收1万元。

    “教育小镇”王桃园村只有125户、500多口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走出了115名大学生,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为此,该县探讨王桃园“500人小村庄走出100多名大学生”现象形成的深层次根源,挖掘王桃园浓厚的求学风气和优良的重教传统,把这种淳朴的村风编撰成王桃园故事、大学生成长故事、王桃园小学生100个好习惯等教育书籍,作为本地德育素材,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该村建起了农作物教育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对生物有具体、真实的感知;建造了书画长廊,把书法名家的诗词连在一起,展示了一幅多彩的艺术画卷;保留下来的木格门窗、土坯炕、煤油灯、枯井轱辘等让人追忆往昔、了解历史,增强古朴文化氛围。此外,对考上大学的家庭颁发光荣牌,在村广场还设置了学子光荣榜。该村还聘请书画家制作了文化墙,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

    “这只是我们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后,我们将继续结合各村的文化、经济特色进行改造,争取让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该县农工委常务副书记马海峰说。

    查看更多内容请登录: 河北新闻网文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