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表情”唤起“审计表情”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副漫画:优秀的小孩退步2分,亲吻变成了巴掌;落后的小孩进步6分,巴掌变成了亲吻。试卷上的分数,代表着家长关于教育的两种表情,这种“教育表情”的变化,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教育缺失,由此让我想到了审计的容错机制,显示的更是一种“审计表情”的教化力量。
真正的审计寓教于审中。漫画中家长的初衷是好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将教育化为简单的奖惩方式无疑会适得其反。表面上看,为进步而吻,因退步而遭掌掴。说到底,分数才是那根挥舞着的长鞭,而家长和孩子依然是高速旋转的、绝不能慢下来的陀螺。所以,漫画里反应了“分数的不理性”的心态。这种“不理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审计从处罚向教育过渡的重要性。罚本身不是目的。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对违规或者违纪者采取相应的惩罚举措,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表情”揭示的不是对分数高低的亲吻和巴掌,而是社会治理观念更新的体现。审计部门要结合实际,适时建立容错担责任机制实施办法,并坚持集体担责的原则,把先行先试的失误与明知故犯、“非禁即入”的探索与有禁不止的顶风作案、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牟取私利的肆意妄为等行为合理区分开来。在不突破法律、纪律、政策、道德“四条底线”的前提下,对改革过程中的失误或失败,从精神层面给予改革者饱含温度的人文关怀,更从制度层面为改革者壮行、撑腰。
真正的教化在“爱与罚”中。真正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需要的是用一颗心去捂热另一颗心。而无论是一个甜蜜的吻抑或是一个大大的巴掌,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代名词。用高分进行简单粗暴的爱与罚,拒绝下降,拒绝失败,这样的思维,又岂止是家长和学生们?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能上不能下”的风气。我们不要让高分、优秀、伟大,成为一种“不胜寒的高处”。允许优秀者有起伏,允许伟人有平凡人生。这种“能上能下”正是审计容错机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有人担心,这种柔性执法会不会走入“任性执法”的歧途。其实不然。柔性执法并不意味着任意裁量,更不意味着我行我素,而是将审计的教化置于公共规则的框架内。审计部门在实践中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罚在纪前。对那些打着改革旗号牟取私利的人从严问责,刹歪风、扬正气。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有效的遏制和处理,维护经济秩序。二是爱罚并举。严格监督政府采购管理、项目招标等突出问题。对征地拆迁中探索实施的协议拆迁、项目审批中试水的容缺审批等创新举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评判干部错失,不让违法乱纪者混淆视听、浑水摸鱼。三是管在法理。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政治偏向、目标偏离、工作失误等,问诊把脉、果断叫停,避免损失扩大和外溢。
真正的教育于“润物无声”处。真正的教育,可以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给孩子以耐心与理解;可以是暗夜灯塔,雪中送碳,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草木有荣枯,月亮有盈亏,成绩有起伏,都在正常不过。一方面,我们为进步而高兴;另一方面,我们接受后退、接受跌落,希望扬起的巴掌换成从容相告。正如的审计的容错,有一种“润物无声”的作用,让被审计对象感受公共规则温度的同时,提升其对公共规则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与那种生硬、冰冷的“巴掌”相比, 这样一种带着温度的柔性执法,恐怕有着更为良善的意义。审计监督的本质不仅仅是对国有财产的守卫,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尽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管好国家钱财,突破传统的审计观念,跳出财务搞审计。要抓住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关键问题,不能就账论账,就资金论资金,需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去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要从完善机制、体制和制度层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挥免疫系统的修补功能。(李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