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活水养富源 教育扶贫挖穷根——我省省级财政实施教育扶贫纪实

15.05.2017  15:10

  “来到新学校,环境好、吃得好、住得好,每年还有补助,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教育爱护我们。”  

  ……  

  这个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异口同声夸赞的学校就是位于大山深处的阜平县龙泉关学校,是该县新(改)建的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之一。  

  4月21日,记者跟随省财政厅考察团,从石家庄一路向北,穿过连绵的太行山,来到了大山深处的阜平县龙泉关镇。走进校园,教室里传出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数字多媒体电教设备、空气能中央空调等现代设备一应俱全。龙泉关学校的刘秋法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可容纳学生近900人,寄宿生350余名,实现了全镇1至3年级就近入学、4至9年级学生寄宿就读全覆盖。  

  千方百计解决资金难题  

  “阜平作为全山区县,境内村落散居,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脱贫攻坚人才短缺、匮乏的瓶颈制约突出。”阜平县副县长张风毅表示,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在阜平县考察时提出的“治贫先治愚”指示精神,省级财政及阜平县政府大力实施教育扶贫,现已高标准完成了全县13所寄宿制学校建设,800余名偏远村落的孩子免除了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走读之苦。  

  “阜平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资金保障不足是制约教育扶贫工作的瓶颈问题,因此,我县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张风毅说,2013年以来共争得上级支持资金5.8亿元,特别是为解决学校建设资金难题,省级财政2013-2014年单独支持阜平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2600万元,2016年又在反复调研测算的基础上,本着补足全部建设资金缺口的原则,一次性安排补助资金3201.6万元。  

  “全省将教育扶贫作为持久有效的脱贫方式,把办好贫困地区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彻底拔掉贫困落后的‘穷根’。针对阜平县作为重点贫困县,省级财政在落实中央各项政策资金基础上,为支持该县13所寄宿制学校建设累计投入1亿多元。”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杨宗华表示,各级财政为推进我省教育扶贫工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从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教育扶贫资金达数百亿元,其中薄弱学校改造2014-2016年累计投入154.6亿元,共支持119个县的1.4万所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山区教育扶贫省级累计安排资金3.93亿元,将37个贫困山区县纳入实施范围,新建、改扩建校舍23万平方米;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资金累计安排1.12亿元,2017年省级财政安排预算专项资金10671万元,预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15万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三年累计安排3.78亿元,惠及乡村教师12万余人次;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三年累计安排1.23亿元。  

  阜平县教育局局长李炳亮告诉记者,阜平的贫困家庭子女因贫失学、因学致贫情况比较突出。近两年,阜平共发放幼儿助学金47万元,834名幼儿享受资助;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290万余元,发放高中阶段助学金525.3万元,落实高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三免政策”,发放资金44.39万元,发放助学贷款560万元。2015年以来,阜平县累计救助贫困学生6186人,发放救助金1857.67万元。  

  多措并举提高教师待遇  

  教师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然而,贫困地区的师资短缺和滞后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我省对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边远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特岗计划”和“三区”支教计划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进一步加大了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  

  龙泉关学校的赵建珍老师在这所学校已经工作了20多年了,从最初的土坯房、砖瓦房到现在的新楼房,她见证了这个学校有如“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为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边远困难地区长期从教,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4年4月份开始,我省在22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各县的平均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按在岗10个工作月补助,省定补助标准由省级财政全部负担。近三年来,省财政已落实资金3.78亿元,惠及乡村教师12万余人次,争取中央综合奖补资金3.86亿元,中央奖补资金全部用于山区贫困县改善寄宿学校办学条件。  

  “我们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自2014年4月开始发放,至今累计有4749人次享受补助。”张风毅说,“目前,阜平边远乡镇教师每月平均比县城教师高出800元,荣誉获得、职称评聘等机会更多,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出现了城镇教师‘回流’乡村,甚至主动申请调到乡村任教现象。” (李铁兵 祝雪娟 宋华) 

2014年以来我省投入数百亿元进行教育扶贫
  上学住校不用再翻山越岭,吃饭免费管饱还能吃得好,财政厅
汇聚磅礴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商棠 姜薇 刘延丽 胥文燕   知之深,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