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多措并举从严管理推进教风学风建设
2018年是落实我校“十三五”规划、推进“双一流”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教务处认真落实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点,紧紧围绕“教师、学生和课堂”三个关键环节,多措并举,狠抓教风建设,维护课堂神圣,规范教学秩序,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建成“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的示范引领基地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而努力奋斗。
积极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3月14日下午,教务处组织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部署教风建设等各项教学工作,党委书记戴建兵要求全体教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的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潜心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要贯彻落实“四个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具备四项基本素质,即“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会议要求,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回归初心,牢记使命,聚焦教学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教学工作常抓不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抓好课堂的管理和建设,对形成良好的教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务处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化教学质量过程管理。
3月5日开学第一天,教务处组织开展新学期本科教学检查和指导工作。校领导戴建兵、蒋春澜、张士欢、王大勇、刘敬泽、郑振峰、杨士彬,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以及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学校本科教学运行秩序进行全面检查,并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听课。开学以来,教务处先后组织各级领导、两委委员、学院领导班子、教学督导、专任教师等听课查课3000余节,收取听课记录表600余份;教务处人员实现每天对公教楼、文科群、理科群、体育场等教学场所课堂巡查全覆盖,共听课106节,查课近1000节,发现优秀课堂300余节次,问题课堂65节次;抽查8个教学(开课)单位29门次课程试卷近6000份,发现10名教师阅卷存在不规范问题;教务处督促教学(开课)单位整改教风问题16人次,提醒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40人次,认定和处理教学事故6起,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惩戒。5月初学校将召开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以及2017年度卓越教师和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表彰大会。
3月22日和30日,教务处分别召开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和学生信息员代表座谈会。学校成立新一届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务处处长郭毅希望督导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导为主,根据课堂教学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性听课,重在评价、反馈与支持,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信息员座谈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内容涉及教学方式和手段、课程设置、课堂管理、考试评价、公教楼环境、自习室开设、真知讲堂活动等方面,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良好建议正在研讨采纳中。
3月29日和4月9日,教务处召开支部扩大会议,以教风建设、作风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内容,要求教务处全体人员不断提高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强化岗位职责,做好内控建设,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要求,刀刃向内,从讲政治的高度保持紧张向上的良好工作状态,在教风建设中出真招、出实招,认真履责,务实做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不断助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鼓励教师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教务处进一步加强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我校先后有6门课程被确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课程于2017年获得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8门课程获得河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立项。此外,教务处还组织青年教师收看14位名师主讲的超星教师发展直播课堂,联合超星公司组织河北师范大学第一届教学移动大赛,并谋划利用雨课堂、泛雅课堂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我校课堂教学秩序整体明显好转,已呈现出爱教乐学的良好风貌和喜人气象,教风和学风较以前已发生较大改观。学校在教学工作简报中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宪锋教授等40名在课堂上大胆管理、严格要求、教书育人的教师提出表扬。针对少数教风建设出现问题的学院,教务处逐一反馈信息,敦促相关学院高度重视,切实把教风建设往实里做往严处管。课堂教学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切实转变重教书轻育人、重灌输轻互动的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决克服“一阵风”思想,要常抓长管,真正建成教与学、师与生的命运共同体,让良好的教风成为河北师范大学的一张名片。
(供稿:教务处;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