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燕赵讲坛”
单霁翔,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学,从事关于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出版《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留住城
河北省艺术中心内,楼上楼下座无虚席,单霁翔正在为市民讲述故宫近年来增设的人性化服务,场内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
8月2日上午不到九点,河北省艺术中心内已是楼上楼下座无虚席,门外,依然有听众顶着暑热从四面八方赶来。因为本期“燕赵讲坛”的主讲人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我们欢迎大家去故宫做客,大家是我们最大的文化资源之一,但是观众太多,我们也犯愁,据说1925年10月10日故宫开放第一天,闭馆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捡了整整一筐踩掉的鞋子。”单院长用略带京味而又轻松幽默的风格、渊博的学识给我市听众呈上了一座不一样的紫禁城,那是一座古朴与现代交织的城,是一座皇家气象与人性体验并存的城,是一座科学与宝藏交相辉映的城,赢得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欢迎。
“河北博物院是我最喜欢的两座博物院之一”
单霁翔表示,大众文化聚敛着城市的人气,比如“燕赵讲坛”这样非常优秀、全国知名的公益文化讲座,就是“非常接地气的、气魄很大的、非常好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精神家园”。而文化遗产则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他说:“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众多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河北博物院是我最喜欢的两座博物院之一,另一座是故宫博物院。”上次来为河北博物院揭牌时,单霁翔曾说过这样的话。他同时指出,“一个得体的博物馆,是一个永存于世的典范,不是追求时髦,在今后的岁月中给人们一种文化的感受,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的殿堂,更是城市的客厅,人民生活的一片绿洲。对于河北博物院的使用和它的未来我充满期待。”
单霁翔表示,当前各地都在筹建博物馆,“我建议他们学学河北博物院,不要再定性选址,不要把一个跟原来的建筑完全不搭的建筑,放在旁边。”他还记得,2006年受河北省领导邀请来看河北省博物馆改扩建方案,由他建议确定了今天建成的这个方案。他说:“河北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既尊重了原来的建筑特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外观不奇特的情况下,将老馆和新馆有效衔接起来,守住了博物馆在城市中的突出地位,给人一种深刻的文化印象。”
这次再次受邀前来为石家庄市民介绍故宫博物院,他同样感到“非常荣幸”,他说,希望不仅仅是这样站在台上讲故宫,更希望邀请广大石家庄市民去故宫参观。“我们非常期待与河北博物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能使石家庄市民经常看到故宫的藏品。”
“把完整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
在讲座中,单霁翔介绍了故宫目前的整体面貌,他说,故宫目前的开放面积为52%,明年将开放午门万寿庆典展、故宫西部区域(包括慈宁宫、寿康宫、慈宁宫花园等)、东华门及一段城墙、延禧宫外国文物馆、端门数字博物馆等五大区域,计划开放面积达到65%,今后还将逐步拆除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和各种影响景观的现代建筑,逐步将柏油路、水泥路全部恢复成传统材质,把行政工作人员全部搬出紫禁城,把所有单位搬出红墙,使紫禁城内全部是辉煌的古代建筑和古代形制的建筑。单霁翔承诺,到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的时候,故宫将开放80%的建筑面积,届时除了仓储区,其他空间将全部对外开放。
单霁翔说,“这是我们未来六年将要完成的三大目标之一,把完整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单霁翔介绍,2002年开始,故宫开始进行整体修缮工程,为期19年,目前整个工程进展比较顺利。“下一步,我们将修缮建筑比较密集的地区,任务会比较繁重。”单霁翔说。
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紫禁城古建筑的修复。它一方面是能使古建筑益寿延年,另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开放区域逐渐扩大。单霁翔介绍,文物建筑修缮,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以不改变文物为原则,还要进行传统工艺的传承。比如乾隆花园里的倦勤斋,它被誉为是“乾隆皇帝私人收藏的陈列柜”,是“中国古代室内装潢的最高峰”,而它的修复工作也成为同类文保修复工程的样板。
倦勤斋位于乾隆花园最后一进,很小很不起眼的一栋房子,修复的时候却极具挑战。单霁翔介绍说,倦勤斋的地面是苏州产的金砖,顶覆绿琉璃瓦黄剪边,檐下绘苏式彩画。梁架全部是紫檀木,窗户糊的窗纱都是苏州产的双面绣,梁架、窗框镶嵌上千枚和田玉,我们平时拿来做笔筒的竹黄在这里被大量运用作为基础装修材料。里面有个小戏台,远看像是竹子的,其实全部用金丝楠木仿竹纹搭建。这些材料如今都非常稀少,价格昂贵,工艺也濒临绝迹。尤其是戏台顶棚的通景画,它所用的材质来自于安徽深山里的一种特产植物。“我们去安徽找到会这种工艺的文化遗产传承人,经过将近两年的研究,才将这幅通景画恢复。”
这只是紫禁城修复工作的冰山一角。再比如对御花园等景观的修复,单霁翔说:“我们的原则是去现代园艺化,恢复历史自然景观。”过去御花园石子路两边有栏杆,禁止观众行走,于是彩色石子路被磨损、破坏得比较严重,现在拆除栏杆,将两侧的土地铺上透水木板,观众可以任意行走,既方便了观众行走,也保护了石子路。
还有对珍贵文物的收藏和展示,单霁翔说,故宫对于外界捐赠有很严格的制度,对于当代大家的捐赠,每人不得超过10件,这是为了保持故宫倒金字塔的藏品结构,也为其他博物馆收藏留有余地,“并不需要把所有的珍品都收藏在故宫里,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好的文物。”他说。
“实现从‘故宫’到‘故宫博物院’”
单霁翔不止一次说过,河北省是一个文化遗产大省,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保护成果非常突出,故宫就收藏有多件河北曲阳石雕精品。石家庄的文化古遗址和古建筑也很多,文化积淀深厚,这些文化遗产造就了石家庄这座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说到文化遗产,故宫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遗产宝库。故宫的藏品极其丰富,并且是世界罕见的“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说,珍贵文物占藏品的绝大多数,而不是像一般的博物馆只有极少数珍贵文物。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没有那么多地方来展示这些文物,不像河北博物院一样,能够把文物展示那么精彩。”单霁翔说。他表示,未来6年计划实现的三大目标之二就是“实现从故宫到故宫博物院”。
单霁翔解释说,虽然1925年故宫就挂牌建立了故宫博物院,但是故宫目前博物馆的气息还不浓厚,还没有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很多人去故宫游览都是去看皇家宫殿,看帝后嫔妃住的地方,有多少人是抱着去看博物馆的心态逛故宫的呢?”
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所以今后,我们要一方面修缮文物古迹、整治环境、扩大陈列展览的开放区域,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让前去参观的人们能感受到故宫博物院的文化气息,传播、深入挖掘故宫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研究其他的展览形式,比如我们正在建设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玉河,建成之后它将是“集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于一体,像河北省博物院一样漂亮”。
“让观众更体面更有尊严地游览故宫”
“当今社会,博物馆的服务教育功能更为突出。如何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值得广大文博人不断思考。”单霁翔说。比如河北博物院在河北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普及公众的历史文博知识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河北博物院在体系建设、功能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更多成系列、成主题的藏品展示将走进公众视野。”单霁翔表示,这是可喜的进步,故宫也在改进服务质量和方式,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
比如提升安保措施。到2020年,故宫要实现的目标之三就是,“实施平安工程,确保故宫平安”。去年底故宫完成了安防设施的升级改造,单霁翔说:“我可以骄傲地说,如今的故宫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博物馆安防系统。”
去年开始,故宫出台了一系列新规,比如故宫面向观众全面禁烟,员工吸烟也将受到重罚;承诺故宫开放区不见一片垃圾;故宫内禁止行车,国宾也不例外;在故宫一些广场、御花园内设立座椅供观众休息等等。今年,故宫将启用电子票和电子检票系统,这些措施不仅方便观众,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地游览故宫”。
故宫博物院还在尝试App开发等工作,以互联网为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故宫,为到故宫参观的观众,和更多无法到现场的观众提供更完善的数字服务,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架起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有一座举世瞩目的宫殿群,到2020年它将建成整整600年,以前人们叫它紫禁城,后来人们叫它故宫,单霁翔说:“我希望下一个600年,它仍然能像现在这样壮美、完整。”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8月2日,他做客“燕赵讲坛”,用题为《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的讲座,给我市听众呈现了一座不一样的紫禁城。
前不久,河北博物院正式成立,单霁翔前来祝贺并为河北博物院揭牌时,也曾以“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进行了为时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他用一贯渊博的学识、轻松的语言,带领我市市民走入瑰丽的文化殿堂。
本报记者 石雅彬 实习生 崔王月/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