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 狠抓落地 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访省工信厅厅长邹平
完善政策 狠抓落地 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访省工信厅厅长邹平
5月6日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这份文件的起草背景和过程是什么?主要针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问题?提出了哪些有力举措?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工信厅厅长邹平。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这份文件出台的背景。
邹平:“十二五”以来,我省民营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经济总量由“十一五”时期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上升至“三分天下有其二”,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59.3%提高到了2015年的67.7%。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充分,与先进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为“不多、不大、不强、不优”。不多,主要是万人市场主体数目不多,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8%;不大,主要是龙头大企业规模不大,2015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仅为26家,没有超千亿元的企业;不强,主要是企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不强,在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仅有15家,而浙江有138家、江苏有91家、山东有53家;不优,主要是产业层次不优,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占比大,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中近一半是钢铁、石化、建材和煤炭企业。
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强则全省强。为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研究制定了这一文件。
记者:这份意见的出台主要针对什么问题?
邹平:考虑到近年来我省已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体系相对比较完善,此次制定意见重点围绕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议上讲话指出的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症结,聚焦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落实中完善政策体系,让民营企业真正增强获得感。
文件起草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吸纳省政协《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并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形成初稿,先后征求了省直36个部门的意见。随后,又吸纳了省政协民主协商座谈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了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并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后,才作为省委、省政府文件正式印发。
记者:意见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邹平:意见紧紧围绕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政策落地的举措,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一是解决措施操作性不强问题。要求及时跟进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定可操作、可量化、可督导的具体办法。对本地制定的政策,要求相关主管部门要出台实施细则。特别提出各级政策执行部门要制作政策明白纸,要对每条政策措施明确申报条件、办理流程、责任处室和联系方式,并向社会公开。
二是解决办事不便捷问题。探索实行多证合一,构建全省统一的网上在线审批平台,省级机关行政许可大厅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窗口单位实行“四零”承诺服务,即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提高基层行政审批机关工作人员素质,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职能衔接等。
三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策制定部门要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政策权威信息,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各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公布本系统各项涉企政策,以多种方式送到企业、园区。
四是解决工作落实不力问题。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市长、县(市、区)长负责制和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在全省范围内选聘社情民意监督员,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人士监督作用,对各地各部门政策落实和服务企业情况明察暗访。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对措施不细、落实不力、进展迟缓的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工作被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