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永不止步 ——写在商事制度改革一周年之际
改革,永不止步
——写在商事制度改革一周年之际
2014年,深改元年,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
李克强总理去年4月视察海南时指出,改革就是要把千千万万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改革,就是要使办企业更加顺畅,办事成本降低,让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收入。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下,2014年创业潮涌,波澜壮阔。这一年,将因与商事制度改革而被广大创业者铭记,也终将在中国改革的历史上记下浓重一笔。
闸门打开,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商事制度改革,是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改革,因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进。
李克强总理去年9月9日同中外企业家对话交流时说,我们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推进商事制度等改革。同年,他还3次到工商部门调研商事制度改革情况,称要为创业“增加营养”。
回顾一年来商事制度改革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无论是在早一步推行改革的深圳、广东、上海,还是在跟随全国改革统一步伐的其他省份;无论是在沿海发达省份,还是在内陆欠发达地区,市场主体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井喷”“活力”“红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词。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正在形成。
数字更具说服力。2011年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总数为5061.76万户,之后用了两年时间才突破6000万户。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后不到一年,市场主体总数就增加了1300多万户。此外,去年3月1日至去年年底,全国产生了419.16万次投资行为,其中约四分之三是首次投资。
市场主体数量迅速增加,直接反映着主体进入市场的时间大幅缩短。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办一家企业平均用时25.59天。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办一家企业的时间缩短为14.29天,节省了近一半时间。
很多办过企业的人知道,改革前创办企业,需要跑几个部门,用个把月时间,有时甚至陷入“审批转圈”的僵局,办企业显得“遥遥无期”。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施天涛表示,我国过去的登记要求和程序,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强力干预。
如今,这种干预正在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放松,政府部门正把该放的放掉,该管的管住,该扶的扶好。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许多创业者,他们或是脸上布满沧桑、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或是胸怀激情、学有所成的大学毕业生,或是对改革充满期待、半路创业的家庭主妇。他们有着共同的创业梦想,这一梦想伴着深化改革的阳光生根、发芽并壮大,也在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贡献着力量……
创新监管,保障市场顺畅运行
商事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监管执法部门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又要切实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历经前期的探索实践,一个以信用为基础,加强政府、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整体制度设计和以信息公示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从2014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落地实施。
让我们再看一组数据——截至今年2月初,吉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浏览量超过873万次;到今年1月31日,河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查询4217.6万人次;到2014年年底,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共接受社会查询920万次……数字的背后,是社会对信用的关注和渴求。
“宽进”后的“严管”,从制度设计上就着眼于从市场主体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严管”重在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对接,加强信息公示,强化信用约束,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共治局面。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施行后,工商总局制定了《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工商部门也在企业年报公示系统全面上线后,严格按要求加强对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和信息公示“问题”企业的曝光。
今年1月8日,江西省工商局抽取4836户企业进行年度报告抽查;1月9日,云南省工商局摇号产生3528户企业为抽查对象;1月12日,四川省7738户企业进入首次抽查名录……江西省工商局负责人表示,这标志着在实施“宽进”后对企业的“严管”迈出实质性步伐。
与此同时,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对接正在稳步推进。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较早的厦门为例,在该市,依托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和审批管理平台,登记机关、许可机关和监管部门之间实现了商事主体信用信息推送和共享。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海疆曾撰文表示,严格后续监管要“接得住、管得好”,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和企业信用自律,从管“进门”更多转向事中、事后的动态监管,真正做到“宽进严管”。
任重道远,深化改革仍须努力
又是草长莺飞时。
到今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正好走过一个年头。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改革之于树谷、树木和树人,显得更加复杂和艰难。
然而,一个不断求发展的国家,改革一旦启动就不会止步。不深化改革,发展就难有活力,难以持续,尤其是经过一年时间我们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
一直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全局性工作的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徐友军表示:“一切的努力和改变,都是为了工商登记注册的便利化。”
我们看到,改革一周年,业内广为熟知的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照后证、住所登记放宽等改革措施稳步推进。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改革措施也不断出现。
去年年底,辽宁、江苏等地开始试行“三证合一”改革。这项改革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简化审查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4个省份在全省(区、市)或部分地区推行了“三证合一”登记。
这一登记改革从一推出就受到企业的欢迎。然而,辽宁省工商局的干部也坦承,改革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快顶层制度设计。
去年12月25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工商部门2015年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最大化。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系统上下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
来源: 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