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主动扩大开放利于自身也利于全球

18.07.2018  10:35

  国家发改委17日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会上表示,随着我国产业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的日益完善,已经具备更高水平开放的基础。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扩大开放,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全球。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出台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目前存在一些声音担忧“如此大幅度的开放可能会冲击国内产业”,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严鹏程表示,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我国经济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进行。此次出台新的开放举措,修订两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彰显了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意志,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随着我国产业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的日益完善,我们已经具备更高水平开放的基础。” 严鹏程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深化对外开放,不仅不会对国内产业产生大的冲击,而且有利于促进内外资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开展合作,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严鹏程认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关政策举措已经过试点。他介绍,2018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出的开放措施,有的是在自贸区试点实施后复制推广的,有的是在已有开放基础上放宽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的,相关领域基本上都已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条件。比如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的领域,2018年版负面清单基本放开了制造业。

  第二,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已明显提升。他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很多产业,如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放开股比限制对国内产业和企业来说不是“洪水猛兽”,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反而能通过良性竞争促进技术的扩散和吸收。

  第三,具体开放节奏总体适度。他表示,我国在坚定放开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客观情况,坚持稳妥有序的原则,对于金融等领域列出了对外开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采取设置过渡期、分步骤推进等方式,逐步加大开放力度,以增强开放的可预期性。

  “总之,我国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扩大开放,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全球,” 严鹏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放宽外资准入限制,能够进一步引入有效竞争,促进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希望能藉此进一步深化同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陈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