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卒中后抑郁找到更好办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重点实验室新近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来说,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比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更能显著降低PSD患者的抑郁评分,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卒中杂志》上。
研究者检索了国内外所有公开发表的关于认知行为疗法合并抗抑郁剂治疗PSD患者的相关文献132篇(中文111篇,英文21篇),将其中9篇(584名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纳入研究课题。根据这些研究的不同干预时间和不同研究评价汉密尔顿(分析两组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时间(4周、8周、12周、21周、52周)分为5个亚组进行分析。干预组采用常规抗抑郁药物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整体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干预组比对照组更能有效降低抑郁评分。其中,7篇研究评价了对PSD患者连续干预4周的短期疗效,5篇研究评价了连续干预8周疗效,2篇研究评价了连续干预12周、21周、52周的长期效果。结果显示,无论是早期干预,还是长期干预,干预组抑郁康复效果全部优于对照组。
据课题负责人王春雪教授介绍,PSD是发生于各种类型卒中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会导致卒中患者心脑血管病事件再发生率升高,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前对PSD研究不多。近年研究发现,该病与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紧密关联,患者会将卒中后的感觉运动障碍、认知和行为的损害归因于卒中,错误认知和过低的自我评价导致了PSD的发生。
王春雪说,认知行为干预主要是依据认知及行为的假设理论,通过改变观念、思维及行为的方法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改善不良认知,克服心理问题,并学会控制情绪的一种短疗程心理疗法。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对药物抵抗患者唯一有前景的治疗方式,联合抗抑郁药物更能发挥其治疗作用,从而能降低卒中的复发率,预防抑郁症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