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两会 问民生:石家庄提高环境质量 让蓝天白云常驻身边
向污染宣战,让蓝天白云常驻身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抓好生态保护和修复”。这无疑将成为2016年市政府的重点工作。
两会前期,记者在街头海采时,市民呼声最多的,就是期盼大气环境能够继续得到改善,让蓝天白云常驻我们身边。
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市优良天气达到了180天,相较于2014年,雾霾的浓度稀释了30%。大气质量的点滴改善,是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带来的结果。但是,重污染天气短期内还无法根治,2015年11月30日,PM2.5最严重达到336;2015年11月,省会市民21天没有见到太阳; 12月22日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首个霾红色预警信号,当天全市实行单双号限行。 2015年的最后两个月,雾霾长期占领了华北的上空。
雾霾天给市民带来了一些困扰,对于市民而言,自我的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背后,是对蓝天白云优美环境的渴望。
过去的2015年,尽管距离我们期待的效果还有一定差距,但是 “抗击雾霾”的战役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石家庄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我市环境空气PM2.5、PM10本地来源为燃煤、扬尘、机动车和工业生产。环境空气PM10来源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市区域污染传输贡献10%至15%。85%至90%来自石家庄本地,本地各类污染源排放本地各类污染源排放分担率为:扬尘37.5%、燃煤25.0%、工业生产20.5%、机动车12.5%、其它4.5%。
“战霾”路在何方?我市对症下药、科学施治,不断加大“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六大举措力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开始试运行,目前,全市共建设了238个监测点,主城区主要部位和建筑工地都已经安装上了检测设备,以往难以监测到的无组织污染物排放行为也被纳入了监控视野,将监控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污染源,省会将实现精准、实时、网格化治霾。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抓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源头防控、终端管控、严格执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同时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