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产业疏解步伐加快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产业疏解步伐加快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信系统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领域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多领域成绩获得全国第一。总体而言,全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运行进入良性轨道,高技术制造业辐射带动,中低端产业有序退出,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日趋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突破进展,实现在世界上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中小企业发展全国领先,呈现出增长日益健康、结构日益优化、创新日益活跃的发展态势。智慧城市在全国示范引领,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北京市被评为全国宽带普及示范城市,连续两年被评为亚太区领军智慧城市。城市信用状况位列全国之首。
产业疏解退出步伐
不断加快
坚持“严控增量”“调整存量”双管齐下,确保禁限项目“零准入”,制定发布了《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和《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两个退出目录,发布实施工业企业调整退出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差别电价、污染扰民企业搬迁等政策措施,健全市区统筹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一般制造业疏解退出、“散乱污”企业治理和镇村产业小区和工业大院清理整治工作。2013年—2016年,累计关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1341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确定的1200家的任务目标。从2016年开始,牵头推动“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工作,当年共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4477家,超额完成任务。2017年1月—8月,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99家,完成全年500家任务的119.8%,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4858家,完成5829家台账的83.3%,涉及人口约6.87万人。低端、污染产业淘汰和疏解出去,为实现“腾龙换鸟”释放出更多的空间资源,为承接创新资源、发展“高精尖”产业腾退空间,推动北京加快朝着更加符合“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方向发展。
京津冀产业协同
从蓝图走向现实
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4+N”产业协同平台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步伐加快。推动政策协同和机制创新,生物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异地监管模式正式实施。加快合作园区建设,推进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城建重工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启动建设北京·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截至2017年7月底,共签约北京企业73家,计划总投资225亿元;启动建设滦南大健康产业园,截至2017年6月底,签约北京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推动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阿里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加强产业对接合作,据工信部及河北、天津相关部门反馈,2014年以来,天津市承接北京疏解搬迁和转移投资的工业和信息化项目累计185个,涉及投资额740亿元;河北省承接北京疏解搬迁和转移投资的开工和竣工项目513个,涉及总投资6106亿元。2017年上半年,组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招商推介专项行动,签约项目意向投资额311.7亿元。精进电动年产50万台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项目在正定高新区落地开工,北京现代沧州四工厂、三元新乐工业园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累计推动20余家北京电商企业落户天津武清。积极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三地共同设立大数据产业投资基金,应用感知体验中心建成启用,启动交通、健康等一批重大应用工程。积极推进京津冀信用体系合作共建,实现三地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接。
产业创新成为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围绕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围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牵头制定《〈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提出了“三四五八”发展战略,明确了北京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推动实现“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的转变。先后出台高精尖产品目录和企业技改目录两个目录,发布“十三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业和科研用地项目供地联审工作规则、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实施意见、北京“高精尖”产业活动类别、促进重大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引导高端要素向创新型产业集聚。制定实施了绿色制造实施方案、“互联网+制造”指导意见、应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智造100”工程实施方案、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等配套政策。
目前,国家首批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户北京,全市拥有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11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发创新活动的占比为65%。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北汽新能源等企业在美国等国家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推动了合资建厂。全球首个5G大规模天线设备等一批高精尖产品集中面世,京东方新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接近4成,中芯国际28纳米产品产能达到2万片/月,北京自主可信开放高端计算系统进入产业化,全市纯电动汽车产量成倍增长,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化融合发展,“互联网+制造”领域高精尖项目试点示范积极推进,高精尖产业逐渐成为发展新动能。产业创新有力支撑了经济提质增效,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2年—2016年,北京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8203.3亿元,是2007年—2011年的1.5倍(按现价计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为5.3%。五年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累计比2007—2011年减少18.4%;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9.4%,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1月—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1%左右,年初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首次回落到百万人以内,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全国示范引领
发布实施“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大数据和云计算行动计划(2016-2020)、市级政务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促进信息惠民、强政、兴业。高标准推进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设立副中心信息化工程推进工作专班,提出副中心智慧城市仪表盘等创新建设思路,行政办公区智慧应用工程推进顺利。完善全市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提速降费,截至2017年6月底,北京市4G基站累计达6.91万个,基本实现城乡覆盖,4G用户数超过2500万,在900多个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建立国内城市运行和应急领域首套物联网应用技术规范和支撑平台,实施智能交通、大气污染监测、不动产登记等一批重大应用项目。正式运行六里桥市级政务云,网上政务服务、政府数据开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深入推进。依托“北京网”和“北京服务您”,整合10大类近千项便民服务,极大方便市民在线办事。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体制机制发展瓶颈,提升公共服务和信息惠民水平,从政府“建标准、出政策、搭平台”的职能出发,转换工作思路,利用“北京通”整合市民服务卡,推进全市各类公共服务数据的后台整合和汇聚,建立健全相关数据采集及服务的标准规范,截至2017年9月底,累计发卡2046万张,上线“北京通”APP,推动各部门、行业领域公共服务与“北京通”深度对接。建成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对严重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在逐步引领服务型政府建设、引领城市管理模式变革、引领智慧生活方式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