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接力”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中新社石家庄11月3日电 题:为生命“接力”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作者 郝烨 高红超
“跟生命告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告别的同时,我们也能迎来另一场新生。”翟璘说。
作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3年间,翟璘见证了26场离别,也迎接了26场重生。
2010年3月中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一职业随之产生。联系捐献者家属、宣讲捐献政策和法规、协助完成捐献……一边是逝去,一边是重生,他们为生命的“接力”而不断奔走。
2013年,河北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工作的翟璘主动申请这一工作。他见证的第一例器官捐献发生在2014年。一名两个月大的小男孩因先天性脑畸形引发脑出血,抢救无效后脑死亡。父母商议后决定捐献孩子器官。
“当时我很紧张,一直考虑见到家属后如何开口。”向失去亲人的家属讲解器官捐献流程,在当时的翟璘看来很残忍。“我生怕再次触碰这对父母的伤口,说话都小心翼翼的。”他记得,当时说得最多的是“谢谢”。
男孩捐献的双肾和肝脏使两个人获得重生。虽然第一次工作进行得较为顺利,但翟璘说,被拒绝其实是工作常态。
曾有一对父母找到翟璘,手里拿着儿子不久前填写的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质问他,“你们让我儿子签这个,是不是盼着他早点死?”
“许多人认为,是我们带来了死亡。”翟璘很无奈,人们对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认识还存在很大误区。
任贵军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医生,也是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他形容这个职业“永远走在希望与绝望的路上”。
任贵军说,当他们发现潜在捐献者时,总是满怀希望前去沟通,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可能你接触20个人,只有1人能接受器官捐献这件事。”
今年6月,任贵军曾接触一名因身患酒精性肝硬化而急需肝脏移植的病人。“他把救命稻草全系在器官移植上”,任贵军说,病人几乎每天向他询问肝源情况,但任贵军只能对他说“抱歉”。
一个月后,这名患者因肝功能衰竭,在无望中离去。任贵军说,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自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后,器官捐献和移植间存在巨大供需缺口。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
实际上,2015年中国每百万人口的实际器官捐献率已从之前的0.03升至2.1。但相比欧美一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捐献率高的国家如西班牙达到35.1。翟璘认为,囿于传统文化、旧观念,器官捐献在中国还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消除人们观念上的误区因此成为他们的工作重心。两年多来,翟璘到各地宣传、普及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从城市到农村,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告诉子女们,捐献器官并不是不孝,而是在彰显大爱;他告诉父母们,让器官在别人身体里存活,是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
网上曾流传两种有趣的说法:一种认为,只有器官捐献协调员都失业了,器官捐献工作才算圆满;另一种认为,只有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越来越繁忙,这项工作才真正做到完美。
翟璘认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国器官捐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下一步就是实现从有到好。”他说,社会观念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器官捐献亦如此。
让翟璘们欣慰的是,捐献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9日,中国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达74199人,已见证成功捐献8887例,已救治器官衰竭患者24467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