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转型发展的“脊梁”
上半年,全市3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5.8亿元
挺起转型发展的“脊梁”上半年,全市3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5.8亿元
□本报记者 吴 温
一个多月前,首农集团三元食品在新乐投建的三元河北工业园正式投产启动。这是我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典型“样本”,也必将为全市乃至全省振兴民族婴幼儿乳粉夯实基础。
项目建设是投资洼地,是资本的发酵池,更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今年以来,我市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促开工,千方百计保进度,以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截至6月底,30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5.8亿元,成为全市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支撑,为转型发展闯出了新路。
加速推进——
项目建设“又好又快”
取缔现有浆粕生产线,代之以拥有国际一流设备与技术的腈纶生产——位于藁城区的艾科瑞差别化腈纶纤维及纱线项目,开工3个多月来进展顺利,预计明年5月份,这一省内最大的腈纶厂即可正式投产。
发展,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上半年,我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眺望全市,从正定的中关村封测基地到栾城的中航通飞华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从鹿泉的光谷产业园到平山的北斗云位置服务中心,从正定新区奥体中心项目到高邑冀中南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从元氏到长安区、裕华区、新乐、晋州……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气势磅礴。
各种规格的项目集中开工,更是成为上半年全市项目建设最为亮眼的特征。2月29日上午,全省项目集中开工在我市举行。随即,全市各县(市)区根据各地建设实际,多次举行集中开工,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287项,大大推进了项目的建设进程。
“今年的项目建设,可以用‘又好又快’四个字来形容。”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全市共安排亿元以上项目1190个,总投资11373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300个。截至目前,已有中核石辐核设备等73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33.2亿元;国威光伏发电等6个项目竣工试生产,其他项目正在按建设计划有序推进,完成投资349.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1%;大唐电信石家庄总部及研发中心等26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
持续攻坚——
靠改革更靠韧劲儿
项目云集,非一时一日之功。每一个项目成功落地、投产达效的背后,都凝聚着全市上下奋发赶超的精气神。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抓项目不能只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必须抓具体、抓细节、抓落实,各项工作要能快则快尽量快,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每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会多次调度项目建设情况;每月中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项目最新进展的通报,也会如期出现在《石家庄日报》重要版位;每年元旦刚过,市委、市政府便会召开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专题会,力促各县(市)区和项目单位早做工作,早开工;每年,各级领导干部都会领到“任务”,特别是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工业园区负责人,都要抓一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
齐心协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已成为我市“一号工程”;始终抓招商、抓落地、抓在建、抓储备,也已成为项目建设工作的“新常态”。
产业调整——
新动力构筑新优势
3月31日上午,石家庄地铁3号线首列车辆在石家庄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正式下线。至此,石家庄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建设,正式进入全面投产阶段,石家庄地铁成功实现“石家庄造”。这个销售收入可达40亿元的项目,将间接拉动超万人就业。
像中车轨道公司一样,随着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崭新的“石家庄制造”异军突起。空调、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石家庄历史上没有过的产业落地生根,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为优化产业结构,我市实施了市政府领导分包重大产业责任制,对光电产业、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明确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并制定加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促重大产业主营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今年谋划的重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分别为40%和34%。
数据显示,前5月,我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5.8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7.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发展加快,高附加值产品逐步增加。新兴产业强势崛起,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挺起转型发展的“脊梁”。
项目日积月累,经济变“轻”变“绿”。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市明确提出,要“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抬望眼,以优质增量推动转型升级之路,我们将快步迈进。
编辑: 孙丽君